想像在南國飄下雪來,輕柔的雪漸層地覆蓋於植物上,經過層層包覆後,漸漸模糊了植物本體的樣貌,變得既抽象又迷人,擁有無限延伸的想像。雪也是水的其中一種型態,保留水流動變化地特色,沒有既定的形狀,自由地隨著所依附承載的主體轉換狀態樣貌,隨著時間、溫度、環境而變化。
藝術家何宇森首次雕塑個展發表的創作靈感受到自然雪景的啟發,由於成長在亞熱帶地區,從台灣轉移到北京,首次體驗到下雪的環境,因為氣候環境的變化,在身體感知上受到激發,加上南北文化差異的影響,促使創作這系列的雕塑,並命名為「南方雪」。
何宇森著重於物質材料的探索,透過流體材料的凝固,找尋物質形狀的多樣性,進而研究雕塑材料與造型之間的關聯。基於對自然雪景的觀察,成為宇森重新思考雕塑材料運用的契機,探索雕塑材料在使用過程中的不同特性,比如石膏粉加水化學反應後從粉狀轉化成液體,再凝結固體;或是鋼鐵在高溫下熔化時,它比水更具流動性。這些經驗的觸動令人聯想到自然景象的變化,尤其是大雪覆蓋下的景象使得原本的形狀變得模糊不清,充滿想像力。通過自然的方式包覆死去的植物,讓它們在流動的材料中呈現出新的形狀,這讓宇森感覺自己像是大自然的一部分,觀察著材料的變化,並根據這些變化產生新的創作想法,並透過使用不同雕塑材料去創造這樣的景象,以有機的方式回應自然。
▲何宇森《流動-鞋子》,25x57x42cm,高強石膏、不鏽鋼、玻璃纖維強化塑膠,2019
展場從外而內,營造讓大家感受從熱帶跨越寒帶環境的變化。門口有鮮綠地闊葉植物搭配宇森的的作品《牆與花-02》,初入展場以黃光的色溫打造初雪暖冬的氛圍,櫃台擺放《流動-鞋子》與懸掛的《引力-吊燈》質地呈現似是雪遇陽光初溶地流動狀態,地上的作品《銜接-分子》揭示著具實驗性不具固定形式的由不同單位體自由組構的作品樣貌。進入主展場後,整體色溫轉為全白光,宣告進入被雪包圍的零下氣溫,引領觀者進入一片森林感受植物被雪層層覆蓋後的景象。
▲何宇森《融合-種子》,27x27x72cm,高強石膏、不鏽鋼、玻璃纖維強化塑膠,2022(局部)
▲何宇森《石膏-耶穌》,45x36x43cm,高強石膏、無酸樹脂、鋼鐵、玻璃纖維強化塑膠、大理石,2020
《融合-種子》、《石膏-耶穌》兩件作品帶有如鬆雪般的質地以及結晶的光澤,藉由層層噴灑堆積地液體雕塑材料,塑造出似堅硬又柔軟如織品觸感獨特的創作語彙;展示方式以不同材質的支架,有透過不鏽鋼高溫熔後滴融塑造的,也有以玻璃纖維與石板鐵架層層堆疊而成,不論是雕塑本體或附屬展架,在在體現「堆疊、重覆」的概念,跳脫物質本體的既定印象,加入水的流體轉換樣貌,自由地展露。
▲何宇森《支架-平衡鳥》,130x55x35cm,高強石膏、不鏽鋼、玻璃纖維強化塑膠 ,2022、何宇森《凝結-魔杖》,116x25x27cm,高強石膏、不鏽鋼、黑鐵、玻璃纖維強化塑膠,2021
▲何宇森《垂墜-偶然》,37x37x91cm,鋼鐵、玻璃纖維強化塑膠、汽車烤漆、金油,2024
《垂墜-偶然》像是植物被冰凍凝結,表面加了金油的五彩光澤,散發奇幻的光芒。《凝結-魔杖》、《支架-平衡鳥》以兩兩一組訴說「關係」,單位組件結合的方式,雪(石膏)與植物,都是一種關係的依附。作品《南方雪》,是唯一以具象的花為本體,在其上堆疊以鬼針草發想的植物單位,加入沙子,以流體材料層層堆疊包覆而成,最後表面也有金油的光澤。除了雕塑作品,繪畫與作品的光影呈現,透過「疊加」的語彙以深淺不一漸次模糊的層次感與作品相映照,也許眼前所見凝結了瞬間,而透過不同材質的展現能夠讓大家感受時間的流逝變化,想像自己也被大自然包覆的共感。
▲何宇森《結晶-對象》,120x12x12cm,高強石膏、不鏽鋼、黑鐵、玻璃纖維強化塑膠,2022、何宇森《一朵花的速寫》70x20x5cm,壓克力、畫布,2023
▲何宇森《垂墜-偶然》,37x37x91cm,鋼鐵、玻璃纖維強化塑膠、汽車烤漆、金油,2024(局部)
▲何宇森《南方雪》,190x180x90cm,鋼鐵、玻璃纖維強化塑膠、汽車烤漆、金油,2024
展 覽 ︳南方雪:何宇森雕塑個展
展 期 ︳2024.3.02(六)-2024.04.06(六)
活 動 ︳夜間觀展2024.03.22(五)19:00-20:00
工作坊 ︳親子手作2024.03.30(六)14:30-16:00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