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外交部提供)
外交部長吳釗燮日前接受「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亞洲總編輯Andrew Dowell等亞洲團隊一行聯訪,該報率先於本月13日以「世界上最艱難的外交工作之一即將開缺」為題,刊登吳釗燮宣布將依我國憲政規範於明(113)年520卸任的決定,引起外交圈及各界關注。
吳釗燮受訪時表示,他擔任外交部長近6年,長時間肩負可能是世界上最困難的外長職務,無論明年一月大選結果執政黨勝選與否,他已決定幾個月後將卸下外長一職,但在卸任前的每一天,都仍將全力以赴。
華爾街日報報導吳釗燮是台灣民主化以來任期最長的外長,評論他的卸任將使台灣在美中關係不確定之際,少了一位經驗豐富的外交高層官員。
吳釗燮應詢表示,他任內最自豪的事,是國際社會比任何時候都更加關注台灣。當前國際領袖普遍認同台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性,是全球安全繁榮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並且反對片面改變台海現狀;吳部長說明,國際社會此時更加守護台灣,史無前例。吳部長也提到,上任迄今接受了306場國際媒體訪問,積極為台灣發聲,將盡一切努力繼續讓世界聽到台灣的聲音。
針對台海及區域情勢,吳釗燮指出,我國持續關注台灣周邊的安全情勢,致力避免戰爭發生。蔡總統就任以來不斷展現與中國和平對話的善意,但面對中國持續武嚇,台灣也必須強化國防,同時爭取國際支持,以嚇阻中國冒進。中國擴張野心聚焦台灣,並擴及東海、南海等地,各國領袖除了重申台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性,美國和其盟友也已採取維護區域和平的具體行動,例如美、日、韓在「大衛營峰會」後形成新安全聯盟,美、加、日、澳也與菲律賓展開合作,相信都對中國產生極大的威懾作用。
針對中國可能對台封鎖,吳釗燮表示,台灣已積極在能源、糧食及彈藥庫存、以及基礎建設韌性等面向預為因應。但封鎖是國際法下的戰爭行為,將導致嚴重後果。此外,干擾台灣海峽的空海交通或阻礙世界的晶片供應鏈,不只危及台灣也會影響到全球,相信國際社會無法坐視。
吳釗燮也強調,台灣除了鞏固邦交,以直接嘉惠人民的「台灣模式」與友邦交往外,也需要與理念相近國家建立友誼和夥伴關係。台灣與美、英、加、德、法、日、澳及中東歐國家的關係持續快速發展,各國政要接連訪台、歡迎台灣官員往訪、以及在重要場合發表支持台灣或反對中國片面改變現狀的談話,都使我們在面對來自對岸的壓力時,感覺到相挺的力量,台灣並不孤單。
「華爾街日報」創刊於 1889年,是美國發行量最大的報紙,側重商業、金融報導,就政治議題也有精闢的分析,極具輿論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