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周刊記者顏瓊真報導】2023年即將過去,台灣房市走過「被打」的一整年後,明(2024)年的展望為何?中華民國不動產仲介經紀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選出代表字為「穩」字,理事長王瑞祺指總統大選過後,房市可望「價穩、量穩」格局。
中華民國不動產仲介經紀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於12日召開年終記者會,理事長王瑞祺談到,台灣房地產市場的發展受制於金融、政策及市場供需,前幾年大多運用稅制調整短期交易,近兩年則是政策頻出嚴控炒作,中南部縣市首當其衝,如履薄冰。
2023年則受大選、政策等紛擾,房市起伏多變,但疫情趨緩、工商穩定成長皆有助社會經濟復甦,下半年政府推出新青安方案,使買氣穩定上升,並可望延續至2024年上半年,呈現「價穩、量穩」格局。
展望明(2024)年度,全聯會選定以「穩」作為代表字,在歷經國內大選、國際戰事及經濟變動的影響後,整體市況漸趨安定、回歸常軌,將進入緩步復甦階段,另也期望明年5月上任的新政府能更重視不動產業,推行更完善、更優惠的住宅政策,與產業共同促進經濟發展及社會進步。
全聯會並談到,2023年1-10月的全台買賣移轉登記棟數為245,746棟,較2022年1-10月266,493棟減少20,747棟,減幅約7.79%,推估2023年全年棟數約為294,895棟,將會較2022年減少7.30%,這已是第二年連續衰退;若12月買氣持續加溫亦可能上升超過30萬棟,整體而言,大致回到2019年水準。
王瑞祺也代表全聯會向政府提出健全住宅市場政策的三大建言:
一、新青安政策常態化,加強換屋補貼,協助自住首購及換屋:
受到國內外經濟環境及原料成本持續高漲影響,2022年房價持續攀升,青年首購族群的購屋壓力有增無減。為協助首購族購屋,政府應提供更低利環境,更優惠的貸款方案。
2023年8月1日政府推出的新青安方案,推出以來備受好評,購屋意願及買氣明顯提升,9月買賣移轉棟數七都平均年增率達14.8%,10月平均年增率更達23%,顯示政策貼近人民實際需求。
高房價乃多方因素影響之結果,短期內難以向下修正,建議政府應將新青安政策推向常態化,只要是首購或換屋的自住需求都能申請,並進一步推動加碼補助,例如新婚家庭若育有一名子女,即可享利率補貼半碼,第二胎則再補貼半碼等優惠,更能減輕民眾成家負擔,此外也應加強換屋補貼,協助老屋換住新屋,提升生活品質。
二、加速都市更新,提升居住安全及生活品質:
根據不動產資訊平台資料顯示,台灣住宅房屋的平均屋齡高達32年,屋齡超過30年的房屋總戶數也已超過450萬戶,超過總體住宅存量的一半,而這些老宅的使用者住戶,又大多是中高齡的長者,嚴重威脅居住安全。
老宅的結構及屋況問題多,影響生活品質;但是都市更新推動不易,耗費時間長,即便有危老專案開出捷徑,仍是跟不上房屋老化的速度。
都市更新緩不濟急,建議政府逐步鬆綁都更用地,將非都市計畫範圍土地列入規劃,並推出換屋補貼及優惠政策,讓等不及住宅更新的民眾,能夠在提升容積率等優惠誘因下,增加換屋意願,換住到結構安全、屋況良好的住宅,以利提升居住安全及生活品質。
三、加碼社宅政策,擴大福利範圍:
社宅政策是全球各國家重要的福利政策之一,由政府提供居所供租用或購買。台灣自2018年推出8年20萬戶社會住宅政策之後,已嘉惠十餘萬戶家庭,面對目前高房價階段,建議政府應該持續加碼推動,擴大目標戶數,並成為常態化政策之一。
包括直接興辦和包租代管,社宅興辦目標總量,至少應達總住宅存量的6%-9%,才能符合國際標準,以目前估算,長期目標應為60萬戶。且社宅總戶數,應隨著住宅存量戶數增加,一併浮動上升調整,嘉惠更多人民。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