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投吃河豚釀1死8住院 食藥署:檢體屬月尾兔頭魨、吃2片生魚片可致死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2023-12-06 15:06

月尾兔頭魨(圖/資料照片,圖源:台灣漁業資料庫fishdb.sinica.edu.tw,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拍攝)

南投縣府衛生局於11月26日,接獲埔里榮民醫院通報有民眾9人於25日深夜食用「河豚魚肉湯、河豚生魚片」,隔日上午7時陸續出現手腳麻痹、難以坐立、頭部暈眩等症狀,隨後造成1人死亡,8人就醫。衛生局隨後將「河豚魚肉湯、河豚生魚片」的檢體送至行政院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國家實驗室送驗,今(6)日食藥署公布相關檢驗結果,確認該事件所吃的河豚為「月尾兔頭魨」,其內臟、皮膚及肌肉皆含極強河豚毒素,該件檢體經換算後,僅吃2片生魚片就可能達到致死劑量。

食藥署表示,有關南投縣河豚食品中毒案件,該署國家實驗室接獲南投縣政府衛生局送驗3件檢體後,立即進行DNA物種鑑別與河豚毒素(tetrodotoxin, TTX)分析。DNA物種鑑別結果發現,該3件檢體皆屬「月尾兔頭魨Lagocephalus lunaris」;河豚毒素檢驗結果則顯示,「河豚生魚片」檢體檢出TTX高達134.30 mg/kg,「河豚魚肉湯(含魚肉)檢體之熟肉與湯,分別檢出TTX 33.48 mg/kg與31.86 mg/kg,「河豚內臟及皮」檢體亦確認檢出河豚毒素,惟因基質複雜,尚難精確定量。

(圖/南投縣府衛生局)

(圖/南投縣府衛生局)

食藥署指出,月尾兔頭魨又稱作月腹刺魨、栗色河魨、毒鯖河魨等,屬四齒魨科,主要分布於印度至西太平洋區,台灣四周海域均能見其蹤跡,體長可達50公分,其背面及腹面均佈滿小棘,尾鰭後緣呈新月形,內臟、皮膚及肌肉皆含河豚毒素,毒性極強。

台灣四周環海,漁業資源相當豐富,食藥署再次呼籲,河豚種類繁多且一般難以辨認,誤食有毒河豚死亡風險甚鉅,因此,切勿捕捉或食用來路不明之水產品,並建議餐飲業者避免供應河豚,千萬別因追求美味或嚐鮮而造成無法挽回的憾事。


房地產相關新聞

留言討論區

相關閱讀推薦
相關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