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準會主席鮑爾是川普在2018年五月提名接任葉倫的職位,結果遇到了2020年爆發COVID-19疫情,於是供應鏈瓶頸推升了通膨,華爾街在2021年第一季就提出警語,但當時的局勢不容鮑爾從專業的角度出發,在川普時時評論美元太強的壓力,以及2021年正好是鮑爾任期的最後一年,在政治正確vs.專業正確的兩難情況下,聯準會提出「通膨暫時論」安撫市場對通膨的焦慮,差不多整整一年的時間,聯準會就眼看著通膨慢慢滋長,直到2021年十一月拜登任命鮑爾續任聯準會主席,解決了政治問題之後,隔年三月鮑爾宣布升息抗通膨。
央媽變虎媽 股匯債市波動
先了解了這段背景之後,再來看看2022年底到今年九月為止,鮑爾是越來越鴿派?還是越來越鷹派呢?是的,鷹派!而且越來越鷹,理由很簡單,對於一個央行總裁來說,如果任內放任高通膨蔓延,卸任時抗通膨的任務沒成功,那麼歷史將如何評價這位央行總裁?
但是華爾街就是不想聽鷹派言論,選擇性的撿愛聽的,例如去年底的時候就預期今年上半年將降息,隨著時間的推移,調整成最快今年十一月降息,當然降息的前提是,美國經濟已經陷入衰退,畢竟美債殖利率倒掛已經不是新聞了。
結果呢?現實是,十一月可能再升息一碼到5.75%,而且九月的點陣圖暗示明年的利率展望是更高,一舉澆熄了華爾街明年上半年在美國總統大選前降息的預期,於是十月的金融市場正在面對不想面對的現實─「央媽變虎媽」,消化聯準會傳遞給市場「更高、更久的利率政策」,股匯債市就在這樣的背景波動了起來。
美國勞工市場持續強勁
回顧2022年至今為止的升息路線,大致上吻合聯準會的美國經濟軟著陸的期望,既然主動權在聯準會手上,那麼聯準會最重視的勞工市場就是關鍵。
10月2日鮑爾表示聯準會的重點是在「持續一段時間內實現良好的勞動力市場」。那麼真實的美國勞工市場情況好不好呢?10月3日美國勞工部公布八月JOLTS職位空缺急增69萬個,達到961萬個,白領職位激增,遠超預期,凸顯了勞動力市場的韌性。
職位空缺的增加主要來自:專業和商業服務領域,這部分增加了超過五十萬個職位,JOLTS報告是美國財長葉倫在擔任聯準會主席時最看重的勞動力指標之一,該指標也是聯準會高度關注的勞動力市場資料。
今年二月,JOLTS職位空缺數自2021年來首次降至一千萬大關以下。在二月之前的超過兩年的時間裡,JOLTS資料相當強勁,絕大多數時候都超過預期。
八月份最新的就業資料顯示勞工市場持續強勁,市場憂慮強勁的勞工市場將進一步增加美國經濟軟著陸的可能性,增加十一月FOMC升息的機會。不過,JOLTS資料通常比非農就業資料落後一個月,本周將公布九月非農就業報告,預期美國九月新增非農就業約17萬人。
美債殖利率升 美元指數創高
10月3日JOLTS資料公布後,十年期美債殖利率來到4.81%,三十年美債殖利率升到4.95%,均創2007年以來新高。美元指數升破107關卡,最高來到107.35點,刷新去年十一月以來的十個半月新高,連漲十一周。
10月4日亞洲盤時間十年期德債殖利率升至3%,為2011年以來首次,三十年期美債殖利率升至5%,為2007年八月以來最高水準。很明顯的市場仍在消化九月FOMC會議的更高、更久利率這個議題。
日股跌 觀察歐美股市補跌效應
不過日圓貶破150元關卡,來到150.1568元兌一美元新低後,市場傳言日本央行進場干預,關於這點,筆者認為頗具參考價值,原因來自9月8日人民幣貶到7.3682元兌一美元後,就止貶了,期間也傳出人行干預,雖然這波人民幣貶值沒有跌破前波7.3745元,但也僅差0.085%幅度,所以當日圓逼近前波低點151.9395元時傳出日本央行干預的傳言,算是有依據,當然就看日圓的走勢是不是比照人民幣進入到區間震盪。
不過主動權仍在美元,如果美元繼續強勢,那麼歐元、英鎊、澳幣、瑞士法郎就可能要承擔美元升值的壓力,換言之,在日經225指數本周三天累積-4.18%跌幅之後,最近三周累積-8.96%跌幅,接下來要觀察歐美股市是不是會出現補跌效應。
如果以前波低點為參考依據,那麼台幣這波的貶勢算是比日圓與人民幣來得大,因為10月4日新台幣最低來到32.448元兌一美元,突破前波低點32.048元。台灣央行總裁楊金龍在立法院接受質詢時表示:「若市場激烈變動,央行會進場調節,但基本上『央行沒有防線』,匯率仍由市場供需決定。」
投信買超台股 穩定股市
很能理解央行想藉著這波貶值來幫出口一把,畢竟今年的傳統旺季不夠旺,八月的景氣對策燈號連十藍燈,此刻放手讓台幣去貶是合理的選擇,這麼多年來股民也懂央行的立場,所以在台幣還沒止穩之前,台股下跌也在合理的範圍內,更何況投信自7月31日起天天買超,擺明了就是「穩定股市」,只要不引起恐慌,跟著國際盤連動跌一跌,就當作是洗籌碼了。
值得一提的是,立委提醒央行匯率阻貶會不會踩到美國匯率操縱的紅線,楊金龍表示,美國財政部對於買匯調節比較介意,也就是阻升,至於台灣是為了阻貶而賣美元,美國比較不介意。
這句話的背後意思是,當美國出現金融危機,美元透過貶值將金融災難分散給其他貨幣的時候,不可以藉著匯率阻升拒絕分攤美國的金融災難,難怪有時候台幣升值的幅度相對較小的時候,就會傳出台灣可能列入美國匯率操縱黑名單。
關於台幣貶、外資賣台股匯出資金的議題,根據央行提供的書面報告內容,去年十一月至今年五月中,外資買超台股81億美元,淨匯入52億美元,新台幣升值4.5%,台股漲幅為19.5%。而今年五月中至九月底,外資賣超66億美元並匯出多數股利,淨匯出176億美元,但新台幣貶值4.5%,台股漲5.7%。
市場資金消化外資賣壓
由此可知,不是外資賣股匯出台股就一定要跌,最重要的還是要有基本面,台灣在美中供應鏈脫鉤的賽局裡,搭上AI硬體升級的浪潮,因美方將紅色供應鏈排除在外,台灣供應鏈可以降低價格競爭的壓力,市場的資金消化了外資的賣壓,所以十月的台股能不能向上變盤轉折的第一關就是10月19日的台積電法說會,關注的焦點在於CoWoS先進封裝的產能擴充的情況,輝達的AI供應鏈能不能在明年上半年淡季不淡,攸關台股從17463高點拉回的幅度深淺。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