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過年,小朋友最期待的事莫過於收到來自長輩的壓歲錢。以小康家庭來說,小孩每年大約可以領到10,000元至15,000不等的紅包,對於這筆額外收入該如何處置?
有些父母選擇幫孩子保管,理由不外乎是「存起來」、「拿去繳學費」,不過有些專家卻建議家長應該分配比例,將部分壓歲錢交由孩子自己管理,對此布萊恩兒童商學院創辦人張森凱認為這取決於家長平時建立起的家庭理財制度。
分離帳戶 分辨「需要」與「想要」
家庭理財制度建立的第一步是透過分離帳戶教導孩子分辨「需要」與「想要」。張森凱建議,孩子10歲以前家長可以為他們開辦兩個戶頭,一個「存款戶頭」另一個「消費戶頭」,存款戶頭規劃中、長期的儲蓄,因應「需要」的花費,像是暑期遊學費用即可由此支出;消費戶頭存放短期消費所需的資金,這筆資金可以購買任何孩子「想要」的東西,像是購買遊戲機等。
針對10歲以上的孩童,家長甚至可以教導孩子如何買賣資產,進行投資。
若家庭經濟許可,在上述基礎之下當孩子在過年領到壓歲錢,家長可以協助孩子去規劃這筆資金的用途,像是擬定中長期的儲蓄目標,亦或是投資股票、參與市場都是很好的方式。
創造誘因,激勵孩子延遲享樂
不過,對許多孩子來說要在「滿足立即願望」與追求「長期目標」間做抉擇,是一項自我節制的艱難挑戰,如何創造誘因,激勵孩子延遲享樂,考驗家長的智慧。
張森凱分享,他不會限制小孩購買他們「想要」的東西,而是透過上述的兩個帳戶來讓孩子自己做取捨,同時從旁引導,為孩子分析哪一個選擇長期而言能夠為自己創造更大的效益。
舉例來說,如果孩子想要購買遊戲機,那就代表他必須將較大比例的資金存入消費帳戶中,相對的,他的中長期目標,像是暑期出國遊學,勢必就會延遲達成,這時家長可以從旁分析、引導,不過最終的決定權仍交給孩子。
張森凱認為過年領紅包是建立孩子財商很好的機會,當孩子領到錢,就應該讓他擁有使用錢的權利,藉此為孩子建構更加完整的金錢觀。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