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網News記者蔡佩蓉/台北報導
薪水追不上房價,想要藉由薪水存錢買房,相當困難,甚至只能買到廁所。東森房屋研究中心彙整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主計總處家庭收支調查資料發現,從2011年到2021年十年間,全台所得收入者平均可支配所得僅從50.7萬元提升到56.82萬元,漲幅約12.1%,但全台的平均房價卻從每坪19.47萬元飆漲到29.15萬元,漲幅接近五成。
根據新北市政府主計處定義「可支配所得」,是指家庭全部所得收入扣除非消費性支出,例如利息、社會保險保費、稅金、罰款及禮金等,實際可自行運用的所得,計算公式為「可支配所得=所得收入總計−非消費支出=消費+儲蓄」。
按照該份數據,由平均可支配所得、購屋平均單價,兩者換算可得出能夠購買的坪數,以六都加上新竹縣市來說,2021年平均可支配所得最高的是台北市,為73.05萬元,但每坪房價高達66.63萬元,等於所有可支配所得砸在買房,一年也只能買1.1坪,大概是入手最陽春的廁所。
新竹縣與新竹市則是七都之中,能買到最多坪數的,分別可買3坪與2.9坪空間,大概能容下四件式衛浴-馬桶、洗手台、淋浴區與泡澡浴缸,屬於較奢華、舒適的浴室空間。
東森房屋研究中心經理葉沛堯指出,同樣購買一套30坪的剛需住宅,在2011年、十年前,大概需要用掉民眾12年的可支配所得,但到了2021年,卻得用掉約16年的可支配所得,且這還是在不吃不喝、所有收入全部存下來的情況下,可見台灣的買房難度正在不斷提高。
葉沛堯表示,從近期的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不難看出政府打炒房立場相當堅定,但薪水緩漲、通貨膨脹、房價居高難下等問題仍客觀存在,薪水與房價、房租之間存在不小的落差,到底如何才能真正實現居住正義,仍需要政府及全體社會共同思考。
另一方面,有剛需的購屋民眾,在量力而為的情況下,他仍建議要積極進場,因為從長線來看,台灣的房價一直是大漲小回,愈遲買房,恐怕會愈買愈遠、愈買愈小、愈買愈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