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來台商在中國凋零得特別快,這有很多原因,一方面是傳承,第一代創業者退休,第二代沒有興趣接班;另外則是被時代和環境淘汰,無法與中國本地企業競爭。
二十多年前,台商極受重視,每一個城市都有台辦,專門服務台商。九年前貨貿、服貿協議簽署之際,雖然兩岸關係已大不如前,但中國還是給予台灣很多優惠,甚至超越外商,比如說由台資控股的證券商牌照。然而今天台商已完全沒有任何優勢。不僅是企業,個人也是如此。那些有技術專長的台灣人還能存活,比如說半導體,但只是替外商或陸商打工,不可能自己成立事業。
過去三年台商大舉回流,主要是以製造業為主,但這並非由於台灣環境突然轉佳,而是因為美國的制裁和關稅,以及中國人口紅利及優惠條件逐漸喪失。中國經濟增長的引擎早已不在工廠,而是市場。你沒有看到很多從事「中國市場」的台商回流,事實上他們衰退得更厲害,有些甚至已經消失。
「中國市場」的代表性台商是康師傅。泡麵早已從工人食品轉變成網紅推薦的時尚點心,品質取代了價格。康師傅還曾推出一碗68元人民幣的方便麵。十幾年前,台商麵包烘焙業曾經紅過一陣子,如85度C和克莉絲汀,現已被新加坡的Bread Talk取代。但更驚人的是瑞幸咖啡崛起,僅四年就在美國上市,雖然仍虧很多錢,但網點遍布全中國,對星巴克形成龐大壓力。
曾有一段時間,台灣的餐廳和小吃在中國還算滿紅的,如金錢豹、呷哺呷哺、鹿港小鎮,但現在中國的海底撈取而代之,其服務及創意遠超過台商水平。早期,台商在服飾領域也曾以設計和性價比取勝,如女鞋的達芙妮和男裝的湯尼威爾,但如今都不見蹤影。
遇到困難的零售品牌並非只有台商,外商亦然。繼大潤發賣給阿里巴巴後,家樂福中國前幾年也轉手給零售龍頭蘇寧,麥當勞和肯德基的中國業務,也先後出讓給私募股權基金及阿里巴巴。
詳細解析台商經營中國市場和品牌失敗,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沒有適時轉型
過去幾年中國市場最重要的趨勢,就是電商興起,馬雲甚至提出了「新零售」概念,強調線上與線下的融合,不僅是純電商。除了O2O以外,另外「業態融合」也是趨勢,如阿里這三年爆紅的「盒馬鮮生」,就是超商、餐飲和電商物流的三合一,可算是真正的「趨勢領導者」。二十五年前,台商曾引領中國消費趨勢,如當年上海的太平洋百貨,現在只能跟在中國企業後面。
第二,沒有接地氣
大部分的台商都是第一代,現在已六、七十歲。然而現在中國消費市場主力是90後,甚至00後,他們的背景、思維、習慣及文化和老一輩完全不同,也就是所謂的「千禧世代」,不能再用傳統的方式和其打交道。(編按:90後指1990~1999年這段時間出生的人,00後指的是2000~2009年出生的人)
而現在還能存活的台商都非常年輕且本土化,重用中國幹部,不再依賴台灣經驗。即使台灣有好的基因和創意,也需和中國特色融合。
第三,規模太小
台商傳統思維就是站穩腳步、慢慢發展。這在中國是行不通的,任何成功的商業模式很容易被別人複製,你如果不懂跑馬圈地,只能將市場拱手讓人。
現在市場上並不缺資金,但好的企業太少,台商不擅資本運作,錯失機會。未來應該強調管理,打造核心競爭力,拉高經營門檻,輸出商業模式到海外,形成規模化區域格局,並創造品牌價值。
第四,速度太慢
很多台商經營了十年,卻只有華東或福建布局。新經濟時代,速度是關鍵,特別是在中國市場,不進則退。
未來,只有極少數台商能在中國取得品牌上的成功,大多數人只能作為品牌軍火商,也就是技術或服務的提供者。台商如果只想做精,可能要往歐美高端市場發展,比如說85度C在LA的分店,可以同時供應二、三百人,中國服務業現在還很少走向世界。
今天的中國市場,是世界級戰場,台商的失敗與淘汰,並非由於市場沒有潛力,而是我們不夠世界級。目前最具競爭力的台灣餐飲服務業,是珍珠奶茶,創意、服務和發展速度,皆很優秀。然而中國業者如「喜茶」已經追上來了。因此,部分台商趁著中國經濟持續走下坡、民眾消費力下降之際,開始退出中國市場轉而走向世界,或許這是台灣業者的大好機會。
台灣服務業最大的商機在於全球市場,不論是中國、東南亞或美國的市場,只要秉持台灣人的勤奮、創意與服務精神,相信必能在全世界站穩腳步的。
(本文作者王恩國為富國傳媒社長、大學客座教授)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