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轉財富管理新觀念:父母之愛子女,則為之計深遠

理財周刊/新聞中心 2022-09-07 11:15

知名醫師曾以同業的故事提醒民眾,避免退休夢碎,父母應該學習向子女說不,否則累積三千萬退休金也可能瞬間沒了。可惜許多深愛子女的父母仍然無法抗拒親情的訴求,以至於類似的場景依然在許多家庭上演。

近來更聽聞有些父母為籌措子女出國深造費用,向疼愛孫子女的上一代開口,因為在家鄉的老人家,打拚一輩子,多少都存了一、二百萬的老本!老人家貌似身強體健,平日也省吃儉用,短期應該用不上那筆錢,但是人有生老病死、各種意外突發狀況,誰能料得準呢?若老人家來不及等孫子女學成歸國盡孝就失智失能,這時是父母該中斷工作回家侍親,還是孫子女應該輟學回家照顧長輩呢?孫子女出國留學後還會返國就業定居嗎?屆時會不會需要長輩再資助購屋頭期款呢?

友人則貢獻了另一則故事,甲父甲母育有一雙兒女,學業成績優良,堪稱人中龍鳳,大學畢業後擔任醫事人員,收入穩定,甲父甲母即將退休,兒女們開始叮囑父母,你們要早點去參訪安養機構喔,要不然若臨時有狀況,我們可顧不上你們的喜好喔!

時至今日,為人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者依然不在少數,多元入學更被譏為「多錢入學」,教育是階級流動的期望,但是學費、住宿費是窮苦人家沉重的負擔。傾全力栽培下一代,就很難兼顧自己的晚年。

另一方面,依據衛福部統計108年女性不健康之存活年數9.4年高於男性(7.6年)1.8年(見附圖)。近期健保署統計110年失智症就醫人數為29萬6,997人,失智失能照護費用動輒數百萬甚至上千萬,這些數據足以讓高齡者好好思考「晚年希望住在哪裡」,萬一失智失能,如何確保晚年的生活照護模式能夠如自己期望,不會讓子孫陷於照顧離職乃至照顧悲劇的深淵。

案例一:輕度失智的老王還能表達他的意願要住在家裡,老王的資產不足以支付照顧費用、生活費,需要眾子女扶養及照護,無奈在地的兒子能偶爾陪伴卻無法實質照顧,遠方女兒來回奔波多年後身心健康皆受到嚴重影響,但是為了維護老王的權益仍在勉力支撐。

案例二:失智的老李希望在宅安老,但是老李的子女為求公平起見,讓老李輪流居住在三個子女家中。老李因為環境變動更加焦慮不安,精神行為症狀更加嚴重,子女照顧多年後已無力招架,最後以健檢為名,將老李騙進安養機構,老李強烈反彈要求回家,二個星期後併發重症逝世。

案例三:八十幾歲的老太太雖然重聽領有殘障手冊,但生活尚可自理,兒子卻將她騙進養老院,老太太憤而提起民事訴訟,請求返還她前後贈與的240萬元。

案例四:缺乏財力資助子孫的長輩,子孫的經濟狀況也不理想,北漂多年在外地謀生已經很不容易,老太太喪偶後失智失能狀況更加退化,成為失智權威醫師筆下獨自在家鄉「放任他活著的老太太」。

甲父甲母的子女對於他們的退休叮嚀,初聽令人心塞,但是何嘗不是現代父母該有的新思維?即便醫事人員薪資不算低,卻是血汗及高風險的行業,特別是在多變的新冠疫情下,的確有許多身不由己的狀況。

【翻轉財富管理新觀念】父母之愛子女,則為之計深遠。高資產的長輩,應該及早開始進行高齡長照財務規劃,不要只急於「贈與」、「財富傳承」予下一代,應該善用意定監護契約及安養信託,早些選任意定監護人及信託監察人,才能確保子女不因長照問題而中斷工作、生活,更能實現自己的晚美人生。

至於到底要不要資助孫子女呢?家人再親,都該畫下心理界線與財務界線。若盤點資產及保單健檢後,確定仍有餘裕,運用借據及本票,有借有還,再借不難。另外,贈與時將奉養的附帶條件寫清楚,這樣不僅無損親情,子孫更能學會負責自己的人生!

(本文作者張淑敏為前澳盛銀行銀行保險部主管(副總)及簽署人,現為「中華民國高齡金融暨長照跨領域發展協會」秘書長、第一屆高齡金融規劃顧問師)

【延伸閱讀】


房地產相關新聞

留言討論區

相關閱讀推薦
相關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