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主管開會頻尿遁 中醫對症下藥助擺脫困擾

記者林重鎣/台中報導 2022-09-03 00:55

四十多歲蔡姓女主管因工作忙碌,總是飲水不足又常憋尿,導致出現頻尿、尿急、排尿前後下腹疼痛等症狀,經常開會一半就得尿遁,雖然曾嘗試改變喝水及小便習慣,狀況稍稍好轉,但數月前病情又發作,求助中醫後,透過中藥調理體質、修復組織及減緩情緒波動,總算擺脫到處找廁所的夢魘。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中醫科醫師黃瀞瑩表示,患者以往就曾因憋尿、水喝太少造成泌尿道發炎,之後不得不耐心服藥、養成良好小便習慣,甚至手機還下載app提醒自己喝水,沒想到最近因工作需求要長途通勤,在車上因疫情不敢脫口罩飲水,也沒有去上廁所,頻尿及下腹疼痛問題再次出現,因此前來求診。

不同的是,這次驗尿檢查雖未驗到任何細菌,但患者自述排尿前後,總是會有一陣酸痛感出現,狀況持續長達三個月,因此研判是間質性膀胱炎惹的禍。

黃瀞瑩指出,9成的間質性膀胱炎患者是女性,常見症狀有頻尿、尿急,同時伴隨下腹部疼痛、腫脹、酸脹感,尤其脹尿時感覺更明顯,排尿後雖緩解,但部分患者仍然感覺疼痛不適,加上膀胱較為敏感,夜裡經常感覺到尿意,對於原本就淺眠的人來說,夜間頻尿會造成更嚴重的睡眠障礙。

黃瀞瑩強調,間質性膀胱炎至今還沒有找到確切致病機轉,使得診斷跟治療都相對困難,但情緒壓力、常熬夜或者飲食口味太重,都是常見加重因子,可透過中藥體質調理獲得穩定改善,讓醫師協助將複雜而不適的體質梳理開,需至少一至兩個月耐心配合治療才能使病況穩定。

以小便問題為例,黃瀞瑩認為,中醫特別重視「溫度」,所有跟水液代謝相關的問題都會考量到「溫通、溫化」的作用,透過「理氣化濕法」能通利水道,使小便能恢復順暢,此外,「清熱涼血法」則是能穩定血液循環,改善小便灼熱、疼痛,並能安定心神,最後則以「滋陰益氣法」加上活血化瘀藥,修復尿路周圍受傷的組織,降低復發機會。

黃瀞瑩提醒,「調肝、清心」對於這類患者非常重要,藉由疏肝、柔肝、清心火、養心陰等不同類別的中藥,能夠讓患者放鬆心情、減緩情緒波動,進而減少情緒壓力對間質性膀胱炎的誘發,都能有助於改善病情。


房地產相關新聞

留言討論區

相關閱讀推薦
相關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