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網News記者呂詠柔/綜合報導
面臨現今工料雙漲的窘境,營建成本隨之提升,市場上傳出許多建商延長交屋時間,更有建案工期長達10年,且未來建案交屋延長5年恐成常態,使房價有再成長的空間。
興富發建設副總暨發言人廖昭雄坦言,現今營建業面臨困境就是建案能否如期完工交屋,以往一個建案工期約2~2.5年,但受疫情、工料雙漲等因素影響,工期已拉長到3~3.5年。
不過大高雄不動產開發商業產業同業公會名譽理事長林詠盛則表示,這2、3年來營建成本至少增加3到4成,也讓早期選購預售屋的民眾,均能坐享房價增值,甚至還有個案賺得比建商多。
品嘉建設創辦人胡偉良認為,這波蛋黃區房價上漲,大致是「反應地價及興建成本的上漲」,而一些蛋白、蛋殼區的房價在較低的土地成本下,也因「比價效應」順勢超漲。等此波買氣消退,房價自然跟著下跌,而這樣的狀況,只是反應原先就比較低的土地成本。
至於新成屋和中古屋的房價跟漲,胡偉良直言是「隨波逐流、趁火打劫」。他指出,因房屋成本已經固定,房價跟漲是利用和預售屋的比價效應「趁機漲價」。所以等「搶房」的熱潮退了,它「超漲的溢價」仍會逐漸回歸原點。
近期的一份消費者購屋行為調查顯示,年輕人購屋主要還是以3年內新屋為主,而屋齡30年以上的房屋則大多由60歲以上的年長者所購買,主要是貪圖公設比低,能擁有較大空間及較低的房價。
胡偉良提及,由於中古屋的屋主大多是對市場訊息比較不敏感的普通民眾,市場敏感度較差,應對當前「房地產退潮」、「交易量銳減」的新情勢反應較緩慢,如今民眾對中古屋需求不斷減少,「中古老屋的房價走跌是必然的趨勢,很難改變」。未來地點好的老屋或許還能出租,地點不夠優的則將日趨凋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