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網News記者王惠琳/綜合報導
大樓噪音近幾年已成為許多住在集合住宅民眾們的共同困擾,不少人為了求安寧,願意花大錢買頂樓。不過即使購買頂樓也不保證能有良好居住品質,台北市內湖區某豪宅頂樓住戶就因為泳池噪音怒告建商,近期法院判決出爐,建商敗訴,得支付住戶360賠償金及負責修繕泳池。
台北市一名林姓女子2013年以1.18億買下豪宅「基泰御峰」23樓頂樓A戶,入住後卻發現頂樓上方的泳池只要有人使用,就會傳來如同拍打籃球的「咚咚」聲到她家中。林女多次反映要求改善,但建商即使在泳池內鋪隔音磚,或是公告禁止住戶游自由式、蝶式,都無法解決噪音問題,林女索性聯合隔壁購買B戶的洪姓女屋主一起提告。
林女與洪女主張基泰建設為「瑕疵給付」,兩人常年受泳池噪音干擾,不只要到醫院身心科看診服藥,林女還因此罹患睡眠障礙,要求建商須負責修繕泳池,將噪音從40分貝以上降到30分貝,同時還要支付兩人精神慰撫金各500萬元。
建商則反駁泳池屬於無償贈與住戶的公設,不算在雙方買賣標的之中,且泳池施工符合建築法規,事後也採取鋪設軟墊、隔音磚、要求住戶降低音量等措施來阻隔噪音,請求法官判決免賠免修。
但建築師公會的鑑定卻指出,游泳時拍打水面、划水產生的「水面衝擊音」傳到泳池底部就會產生「池底衝擊音」,若泳池底部缺少減音或消音裝置,聲音會穿透池底再傳導到其他構造,包括鋼筋混凝土樓板及木做天花板,因此造成23樓住戶內的噪音。
加上法官到現場履勘也發現,室內確實有泳池拍打水面造成的噪音,測出40.2分貝超出法規管制標準的37分貝,即使泳池無人使用,室內也會聽到機器設備運轉的低頻噪音。
法官最後判決建商敗訴,除了需補償林女200萬、洪女160萬的精神慰撫金,也要負責修繕,修繕方法則依照建築師公會所建議的「將泳池之構造體重新翻修」,在泳池底部與鋼筋混凝土屋頂之間鋪滿橡膠等緩衝材,以阻隔噪音。不過全案仍可上訴。
事實上這類購買頂樓卻被噪音干擾的案例層出不窮,不少頂樓戶樓上會用來放置公設,舉凡健身房、游泳池等都一定會產生噪音,甚至是曬被場也會有人來人往的腳步聲,需要注意公設開放的時間是否與自己的作息衝突。想要保持安靜,最好是選擇「無公設」的頂樓,或是有大片花圃植栽無走道的空中花園、太陽能板等避免住戶上去走動。即使是無公設的頂樓,也要留意加壓馬達、電梯機房設置的方位是否在臥室上方,避免深夜低頻噪音擾人。
建築師林淵源曾說明,鄰近游泳池的樓層,的確會產生「濕度」與「噪音」兩大問題,除了噪音問題,還要留心濕度。有游泳池的空間濕氣必定會比沒有游泳池的空間高,因此長期處在這種高濕度的環境,濕氣難免會藉由毛細孔跑進水泥內;但理論上,建商在興建大樓時,考量到有濕度高的環境,蓋的時候就會加重防水的部分,只要做足防水層,濕氣就比較不容易跑到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