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府捷運工程局表示,「捷運東環段可行性研究」已獲國發會審議通過,未來台北市將會多一條北從捷運劍南路站往南,與松山站、永春站、象山站交會,終點在動物園站的新捷運路線,可有效舒緩台北市東邊南北向的通勤人潮。(圖/台北市府捷運工程局)
台北市內湖地區雖然早從清朝末期就在開發,不過因近十餘年間因內湖科學園區及其周邊因發展腹地不足,再加上科技業、媒體業等行業群聚,因此消化內湖地區龐大上下班人潮,始終是台北市交通壅塞的難解議題之一。也因此台北市近2年擬再規劃一條內湖—信義區間的東側南北向捷運路線,以紓解通勤人潮。今(6)日北市府捷運工程局表示,「捷運東環段可行性研究」已獲國發會審議通過,未來台北市將會多一條北從捷運劍南路站往南,與松山站、永春站、象山站交會,終點在動物園站的新捷運路線,可有效舒緩台北市東邊南北向的通勤人潮。
捷運工程局表示,台北市政府辦理之「捷運東環段可行性研究」今(6)日獲國家發展委員會審議通過,北市捷運局將儘速展開綜合規劃與環境影響評估相關作業。東環段未來將與已核定的北環段、南環段以及將通車的環狀線第一階段形成完整的首都環型路網(一車直達),不僅能因應台北市東側廊帶未來發展需求,亦透過捷運串聯既有軌道路網,達成發展大台北地區共榮之理念,大幅提高北部區域民眾行的品質與便利。
北市捷運局表示,台北市長柯文哲非常重視環狀路網之推動,並列為第一優先施政要項,於2018年7月成立首都環狀線推動小組,定期召開會議追蹤進度,另為因應台北市都市發展重心東移,並配合港湖產業發展構想,依據「大眾捷運系統建設及周邊土地開發計畫申請與審查作業要點」規定進行東環段可行性研究作業,完成後於2018年11月7日提報交通部審議。
北市捷運局表示,透過東環段捷運系統之建構,以大東區概念發展,以港湖為中心,發展優勢產業,及發揮產業群聚效益,串連大直-休閒娛樂、信義-金融商業,並配合內科2.0發展計畫,使地區機能相互支援,增進產業發展綜效。未來東環段將串聯文湖線、松山線、板南線及信義線,並與已核定的環狀線北環段及南環段銜接,提供更多元、更便捷的轉乘服務,讓台北捷運路網更省時、更省錢及更便利。
北市捷運局進一步說明,捷運東環段全線採地下型式核定,路線全長約13.12公里,共設10座地下車站及一座地下機廠。路線規劃起自環狀線北環段劍南路站後,經敬業三路、沿樂群二路轉進瑞光路,於瑞光公宅後,西轉進陽光街321巷公園綠地,通過國1後進入舊宗路,經成美橋、南港路至松山線松山站(松山車站),後經松山路行經板南線永春站、沿松德路後轉松德路168巷,轉至松仁路抵達信義線象山站,再續往南行進入山岳隧道,經過國3甲萬芳交流道後穿越景美溪至文湖線動物園站與環狀線南環段銜接。
捷運局強調,近50公里的完整首都環型路網,旅客可一車直達,並串聯台北都會區所有的16條,包括高鐵、台鐵、都會捷運及輕軌的軌道路線,整合各種運具無縫銜接轉乘,可有效提高公共運輸系統之可及性與機動性,大幅縮短各區域旅次時間。
除了將台北都會區的重要發展區緊密連結外,北市捷運局指出「捷運東環段」並提供北北基桃,北部區域發展的重要交通骨幹路網,帶動區域產業與環境均衡持續發展,更可將世界一流的台北都會區捷運系統路網,作為台北TOD(大眾運輸發展導向)政策的基礎,發展周圍區域生活機能的都市計畫,集合商辦、住宅、文化、教育、大眾運輸,營造友善的人行環境;未來從捷運站出發,只要走路或是騎單車,就可以享受多元多樣的食衣住行育樂,成功將軌道路網帶領到支持環境永續發展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