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脊椎損傷險癱瘓 媽祖醫院中西合療康復出院

地方中心/雲林報導 2019-11-28 07:15

急性脊髓損傷的患者,到院時神經功能嚴重受損,胸部以下無知覺且雙下肢幾近全癱,經由媽祖醫院中西醫療團隊把握黃金期予以妥善治療,三個月後已可自行站立及行走出院。

北港媽祖醫院一名50歲的陳姓女病患,今年8月初在田裡工作時,因跨越排水溝的高低落差,不慎滑倒撞擊頭頸部,約2小時後其先生發現立刻送醫急診,經診斷為頸椎第6、7節錯位急性脊髓損傷,神經功能嚴重受損,胸部以下無知覺且雙下肢幾近全癱瘓,由神經外科洪誠澤醫師立即施以減壓及固定手術後,再透過中西醫療團隊治療三個月後,病患已可自行站立及行走。

神經外科洪誠澤醫師指出,造成脊髓損傷的原因通常是外傷引起,交通事故最常見,其次為高處墜落及運動傷害等,且超過一半以上的損傷發生在頸椎,再者分別是胸椎、腰椎及薦椎部位。脊椎損傷臨床症狀表現依損傷部位高低及損傷嚴重度有別,輕則局部疼痛,重則癱瘓、痙攣、感覺障礙、膀胱排尿功能紊亂或關節攣縮、褥瘡、心理障礙,甚至引發呼吸障礙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而其黃金治療期約在發生的一兩年內,應該要把握時機、積極復健,將肢體功能提升至最佳狀況,同時避免不良後遺症的產生。

中醫部陳香霓醫師表示,陳女士開刀後的第二周會診中醫,當時她吞嚥困難需用鼻胃管灌食,大小便無知覺,需包尿布及導尿管,且四肢皆無力,在床上自行翻身都有困難,更不用說從床上起身;經中藥調理及針灸治療二周後,已可將鼻胃管移除,大便漸有知覺,還可以自行慢慢位移至輪椅上坐著,但膀胱尿動力檢查結果其逼尿肌無反射動作,故仍須導尿管協助排尿。

副院長馮逸卿也說,後續經院方集合神經內科葉建治醫師控制血壓、泌尿科吳錫金院長解決排尿問題、復健科謝文逸主任督促復健與中醫陳香霓醫師的針灸及加強薦椎處的穴位刺激後,漸漸感覺到尿脹感,約莫一個月每周三次的針灸治療,病人在出院時已可自行大小便,並可藉由助行器慢慢行走。陳女士在頸椎受傷後持續復健及針灸三個月,現在四肢靈活,長期戴頸圈引起的肩頸僵硬痠痛,也在針灸治療下獲得相當程度的舒緩,今日患者及先生還特地回到醫院感謝中西醫療團隊的妥善照護。

院長吳錫金表示,脊椎損傷是一種復雜的傷病,且嚴重時會導致損傷節段以下肢體的功能障礙或癱瘓致殘,對外傷性脊髓損傷病人應積極搶救,透過媽祖醫院中西醫療團隊合作,再加上適當復健,不僅能預防併發症,還能促進肢體功能的恢復和重建。



急性脊髓損傷的患者,到院時神經功能嚴重受損,胸部以下無知覺且雙下肢幾近全癱,經由媽祖醫院中西醫療團隊把握黃金期予以妥善治療,三個月後已可自行站立及行走出院。

急性脊髓損傷的患者,到院時神經功能嚴重受損,胸部以下無知覺且雙下肢幾近全癱,經由媽祖醫院中西醫療團隊把握黃金期予以妥善治療,三個月後已可自行站立及行走出院。

房地產相關新聞

留言討論區

相關閱讀推薦
相關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