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造口取代鼻餵管 助提升生活品質與患者尊嚴

記者林重鎣/台中報導 2019-10-22 12:30

醫生裝置胃造口。林重鎣攝

58歲賴先生因腦出血後長期臥床,又因吞嚥功能不佳, 需倚賴鼻胃管進食,經復健一年後,行動能力提升不少, 但語言治療師考量管子長期置放,造成患者喉嚨黏膜壓迫, 與家屬溝通後,建議改以「胃造口」方式供給營養, 術後不僅順利擺脫每月置放鼻胃管的痛楚,提升生活品質, 也讓患者重拾開朗笑容,找回自信。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肝膽胃腸科主治醫師張家熙表示, 當中風患者出現吞嚥困難時,通常會選擇以鼻胃管餵食。 對患者來說,鼻胃管置放過程相當不適,且一個月需更換一次, 長期置放也容易造成喉嚨及鼻腔壓迫、潰瘍、出血等, 加上鼻胃管容易滑脫、阻塞,既增加家屬照護困難, 更影響患者在外觀與心理上自信,讓不少患者家屬苦惱不已。

張家熙指出,為改善鼻胃管問題,歐美國家開發出「胃造口」 灌食工具,簡單來說,就是「用肚子吃飯」。 傳統上由一般外科醫師執行,患者需全身麻醉,從胃部大彎處開一個 1公分的傷口,將胃造口的管子經皮下脂肪與腹膜直接穿進胃, 利用管子尖端的類似水球的囊袋, 注水後方便外科醫師將腹壁與之縫合,但手術時間較長, 費用也較昂貴。

相對的,透過「經皮內視鏡胃造廔術」(PEG)裝置胃造口, 過程僅約15至30分鐘,且健保有給付。 在給予病人鎮靜與止痛藥物後,以內視鏡經口進入胃部, 採局部麻醉利用穿刺針穿過腹壁及胃壁,由此路線放入導線, 用胃鏡將導線拉出口腔,套上餵食管後, 再將灌食管沿食道重新拉進胃部,最後由肚皮穿出, 即可作為灌食入口。

張家熙補充,雖然胃造口優點很多, 但對於口腔或食道狹窄以致內視鏡無法通過進入胃內、 有瀰漫性腹膜炎、神經性厭食症、預期生命期望值低、 先前曾做過胃切除手術、肥胖、有大量腹水等的患者, 則不建議透過「經皮內視鏡胃造廔術」治療。

張家熙強調,裝置胃造口的民眾, 照護者僅需每天用生理食鹽水清潔造口周圍皮膚, 並順時針旋轉灌食管,確認位置,平均每半年回門診更換管子即可。 對患者及照護者來說,不僅改善外觀,亦能提升生活品質與尊嚴, 建議可與醫師多溝通,嘗試最適合的方案。

 

房地產相關新聞

留言討論區

相關閱讀推薦
相關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