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屆水文化國際研討會在嘉市 黃敏惠:全面啟動水文化治理新思維

記者蕭碧月、張朝福/嘉義報導 2019-05-27 16:16

全球首屆水文化國際研討會在嘉市 黃敏惠市長:全面啟動水文化治理新思維

全球首屆水文化國際研討會自今(27)日至29日於台灣中油公司嘉義訓練所國際演藝廳舉辦,全球各國集結超過27個文化與水環境國際組織來臺、超過兩百人參與。從水務、水景、水道、水力及水觀等五大主題探討各國在水利文化智慧治理的成果與經驗。而5/30至31日將接續到台中、高雄及彰化等地進行水文化資產亮點案例參訪。如何在經濟發展的同時,正視環境議題,連結各國守護水文化資產的能量,帶動國內外與水相關單位,有效治水、守護水文化資產、永續傳承經驗智慧,將是未來制定政策的焦點。

黃敏惠市長表示,北迴歸線是全球氣候的分界線,也是大航海時代世界發現臺灣的重要指標,而嘉義市位居阿里山下的入口門戶,本次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所屬國際文化紀念物與歷史場所委員會(ICOMOS)荷蘭國家委員會與臺灣水利環境科技研究發展教育基金會(TIIWE)聯手舉辦的首屆「水文化國際研討會」選擇在嘉義市舉辦,具有特別獨特的意義。而水能帶來豐沛的資源,也會因氣候變遷因素帶來災害衝擊,大家應該省思水對環境與人類的影響,並發揮水文化資產帶來的正面效益。而今天來自世界各地的專家的經驗交流與分享,藉由水文化與實務的探討,學習與自然和平共存,這才是人類最重要的課題。

文化部蕭宗煌次長表示,臺灣地勢狹長、多山,惡劣地形及氣候環境的挑戰也造就精湛的治水技術和豐富的水文化智慧。水不應該只被視為資源,更是一種文化資產。台灣在水的利用方面,包含工業用水需求、高科技運用、因應全球氣候變遷等多面向,可見水文化治理已成為全球性的共同重要課題。

ICOMOS荷蘭國家委員會副主席Diederik Six爵士表示,16世紀葡萄牙人航海時發現台灣,喊出福爾摩沙(美麗的島)。水是地球上最豐富的元素,水就是生命,而將水與文化資產做連結,「水即資產」的概念可以讓水利界與文化資產界連結並產生對話。

財團法人台灣水利環境科技研究發展教育基金會的李鴻源教授談到,他的專業是水利工程,有趣的是,從歷史軌跡發現在台灣建設重大水利工程的重要人物,高達90%都不是水利工程專業,他們由觀察自然而知道如何與自然相處,設計出可持續使用的水利工程系統。而這個研討會也將啟發大家思考透過與文化及自然的對話,與大自然相處共融。

此次研討會的主要贊助商之一為頂新國際集團,魏應充董事長表示,很高興以民間企業的身分支持這樣有意義與前瞻性的研討會。他們以全球性的眼光看待企業經營的策略管理,更期望透過自我品牌投入水資源的保護工作。

研討會內容涵括從希臘水和廢水的技術管理、伊朗特殊灌溉系統坎兒井,到當代治水策略,更包含臺灣研究成果的分享,包括泰雅族的水文化生態思維、客家傳統塘涵智慧、石門水庫周遭富含歷史及宗教意涵的文化資產價值、嘉南大圳的歷史保存,以及曾文溪流域治水文化思維與價值建構等。

今天的開幕式由嘉義市長黃敏惠分享詩人余光中的經典詩句,「北回歸線是一條敏感的琴絃,因太陽的回顧而奏出樂音」,這是他在2008年與妻子造訪嘉義市,有感於「人文城市,管樂之都」的印象深刻而寫下的。開幕式也由嘉義大學管樂團帶來精彩的迎賓表演,以及伍賜福長老帶來的祝福祈禱。市府文化局表示,為促成這次國際研討會在嘉義市舉辦,市府也提供經費支援,協助表演活動安排及協助城市導覽,透過搭乘阿里山森林小火車、參訪蘭潭、淨水廠、檜意森活村等景點,讓來自各國的與會者對嘉義市的水文景觀、木業文化有更深入的認識。

房地產相關新聞

留言討論區

相關閱讀推薦
相關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