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甲李綜合醫院神經外科院長張迪生,為一名不願住院接受坐骨神經痛引發敗血症治療的李姓病患,最後因疼痛難耐,接受開刀,第四、五腰椎左邊脊柱旁發現膿瘍且有感染合併漸進性敗血症,全力搶治之,挽回一命,十天病情好轉,已順利出院。(記者陳榮昌攝)
台中一名54歲從事粗工的李姓病患,近月飽受背痛及坐骨神經痛,為遏止疼痛會到中醫針灸或拔罐,但近期背部疼痛加劇,甚至腰桿無法挺直、痛到寸步難行,始至大甲李綜合醫院神經外科就醫,經張迪生院長判斷他的疼痛指數八分,建議要住院觀察,原先病患不肯辦理住院,因回家痛到不行始趕緊返院掛急診。
張迪生院長表示,經驗尿抽血檢查,李姓病患的體溫微高(37.8度C),血糖值、白血球及發炎指數CRP15.64 mg/dl(正常值應小於1)都偏高,且膽紅素1.98mg/dl有黃疸現象,透過X光片發現患者第四、五節腰椎椎間高度變窄突出合併神經壓迫,MRI也發現炎性反應,張院長認為病情不單純,若只是背痛,應不會出現嚴重的發炎反應以及黃疸。
一般來說,如果沒有發燒發炎反應,多半會先以抗生素治療,但李姓病患的病情罕見,張院長研判要立即開刀,否則會有危及性命之虞。果真開刀時在第四、五腰椎左邊脊柱旁發現膿瘍且有感染合併漸進性敗血症,於是先做後位腰椎微創減壓術以及膿瘍清創,傷口清乾淨後,再做骨內固定及骨融合手術,術後李姓患者的白血球、發炎指數、疼痛指數都下降,出院前肝功能及血糖值均恢復正常,住院將近十天病情好轉,已順利出院。
張迪生院長說,脊柱旁感染好發部位在椎間盤、椎間盤旁的骨頭結構、椎間盤內硬膜上的空間以及周邊軟組織,盛行率在骨頭肌肉骨髓炎中約佔4%,發生原因主要由其他部位的血行擴展導致,常見的可能危險因子包括泌尿道感染、腰椎術後及軟組織感染,還有上呼吸道感染、糖尿病以及藥物成癮者等。患者通常會出現局部脊椎疼痛、局部肌肉收縮、反覆發燒、發炎指數及白球血值上升等情形。通常會先以抗生素治療,若疼痛指數沒有改善且運動功能變差,則會建議開刀手術治療,此案例因有感染現象,擔心引發敗血症,故決定立即開刀處理。
張院長建議民眾如果長期背痛或坐骨神經痛,又合併發燒等症狀,應立即就醫,以免因耽誤病情引發敗血症而有遺憾,而手術後也應觀察是否仍有發燒情形,也應遵照醫囑好好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