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農曆春節逢家庭朋友聚餐,老是碰到親友以不醉不歸、酒逢知己千杯少等理由勸酒,甚至說「喝一點酒沒關係」、「喝酒保護心血管」等說詞?不要再聽信這種過時的說法了,為了整體健康著想,不喝酒才是最好的選擇,好友相聚,一起酒「逐」飯飽才是上策。
小酌怡情?適量喝酒有益健康的說法根本不存在
許多人誤以為喝點小酒可以保護心血管,但根據2018年刺胳針醫學期刊(The Lancet)發表的研究顯示,飲酒是導致死亡或疾病的第7大危險因子,其致癌風險遠遠抵銷了保護心血管的效果,且喝越多風險越高;惟有不喝酒,才能避免各種因喝酒造成的危害。
2018年世界衛生組織(WHO)最新調查報告也指出,全球每年超過300萬人因喝酒而死亡,包括事故傷害(28.7%)、消化性疾病(21.3%)、心血管疾病(19%)、傳染性疾病(12.9%)及癌症(12.6%)等,約占全球死亡人數的5.3%,代表每20人就有1人因酒害而死亡;另外,喝酒還會導致200種以上的疾病,造成1億3,260萬人年損失(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 DALY)。
我國約有100萬人有暴飲情形
根據國民健康署106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的結果,我國18歲以上的族群中,約有843萬喝酒人口,其中推估100萬人有暴飲情形。國民健康署署長王英偉提醒,依據世界衛生組織對「暴飲」的定義,過去一個月只要一次喝酒量超過60克純酒精,都算是「暴飲」,相當於4-5罐啤酒(5%,330毫升/罐)、1.3瓶保力達B/維士比(10%,600毫升/瓶)、0.8瓶紅酒(13.5%,750毫升/瓶)、0.6瓶米酒(22%,600毫升/瓶)、165毫升的威士忌(46%)、130毫升的58度高粱等。暴飲除了容易發生意外事故導致傷亡、誤判風險情況、失去自制力外,長期下來健康風險也會提高;如果希望健康長長久久,不喝酒才是最佳的養身方法。
在農曆春節期間,衛福部國民健康署呼籲大家宣導酒害觀念,在開心聚餐之餘,應避免勸酒或拼酒這類的情緒勒索,讓不喝酒的人可以放心拒酒,並落實「酒逐飯飽三妙招」,讓春節聚餐可以吃好、吃巧、吃健康。
第一招:酒品限量供應,敬酒改用白開水,就能千杯不醉。
第二招:上菜先上水果、蔬菜,改變飲食習慣,就從今夜起。
第三招:酒後不開車,安全平安回家。
※【台灣好新聞】提醒您 開(騎)車不喝酒 喝酒不開(騎)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