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與南臺灣產業攜手大進擊,產業創新強強滾。
看準南台灣發展優勢,工研院4日於經濟部南創園區精銳盡出,一口氣發表近40項最新技術成果。
包括以人工養殖創造出猶如原棲地的皮珊瑚,以及甫榮獲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的可攜式UVC流動水模組等,橫跨綠能、循環永續、3D列印以及微感測等在地特色,聚集南臺灣科技研發的精華。
工研院院長劉文雄表示,工研院推動在地創新研發與產業化最後一哩路的目標與決心非常明確,將以整體工研院能量,結合在地產業與學界,共同為提升創新研發活力及創造產業經濟價值打拼,為地方經濟注入創新活水,讓產業邁向永續發展。
經濟部主任秘書陳怡鈴表示,經濟部多年致力於產業區域均衡發展,未來更將強化中央資源與地方科技能量,建立中央與地方合作的新模式。例如經濟部南創園區已吸引許多廠商進駐,成功帶動臺南市榮景。又如「5+2產業創新計畫」中的綠能科學城與循環經濟,已落腳南臺灣。
在法人專案辦公室進駐地方的部分,落實在地生根發展,提升在地能量,將技術人才帶到地方。此次工研院展示約40項南臺灣最新研發成果,期待這樣的模式能夠持續,大家共同努力結合中央與地方能量,一起帶動產業發展。
工研院院長劉文雄表示,工研院經營南臺灣迄今超過十年,只要是在地產業需要,工研院就一定支持。近年來工研院以推動產業升級、發揮在地優勢及注入新活水的三個面向,推動可以長期紮根的產業,為地方經濟帶來永續發展。配合政府五加二產業創新政策,工研院以南部院區團隊,連結整體工研院研發能量,結合在地產業與學界,透過跨領域、跨單位的合作,進行高價值與高影響力的科技產業化,積極協助產業轉型,推升南部產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