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水稻生態友善栽培有成 農改場與大甲農會共辦成果發表

記者陳榮昌/台中報導 2018-08-30 16:36

大甲區農會與臺中區農業改良場推行水稻生態友善栽培「台中192號」優質好米,有極大的突破,30日在農會舉辦成果發表會,並請農友們品嚐友善栽培法所生產香又Q的米飯系類。(記者陳榮昌攝)

大甲區農會與臺中區農業改良場,兩年來在大甲幸福里推行水稻生態友善栽培「台中192號」優質好米,有極大的突破,192號的稻殼抗病強、產量高、食味佳,並且幸福里的農村風情更美了,許多原該屬於農田的生物也都回來了。三十日農會與農改場共同在農會召開 「水稻生態友善栽培成果發表會」,有一百多位農民參加,了解友善栽培的理念與成果討論。

「水稻生態友善栽培成果發表會」於三十日上午,在農會8樓大禮堂召開 ,由農會總幹事黃瑞祥、農改場場長林學詩共同主持,一百餘名農民前來參加,熱烈討論就2年來推動水稻生態友善栽培的理念與成果。台中農改場指出,經過2年的試種評估後,幸福里的稻田已自107年第一期作起,全面栽培該場育成的水稻品種「台中192號」。因為「台中192號」具有低心腹白、食味佳、產量高及對稻熱病、白葉枯病有良好抗性等優勢。這次成果發表會,除推廣生態友善栽培的「台中192號」優質好米,臺中場同時將幸福里友善農耕的生態景緻編輯成冊並拍攝影片與民眾共享。

農改場副研究員廖君達表示,稻田田埂覆蓋蠅翼草、多年生花生或心葉水薄荷等植被,形成一條長長的綠龍,讓原本單調枯燥的稻田增添繽紛色彩,美化了農村景觀;植被可以抑制雜草生長,農民不再使用除草劑,落實友善環境耕作。而且,植被可改善田埂土壤壓實度,有助於土壤構造維持,並減緩田埂土壤流失。田埂覆蓋植被使農田生態系得以休養生息,提供多種害蟲天敵包括橙瓢蟲、七星瓢蟲、蜘蛛類、渚蠅、長足虻及寄生蜂等的生存棲地及庇護所,得以發揮抑制水稻害蟲的功效;清晨及傍晚的田區,重現紅冠水雞等鳥類的蹤跡,增加農田的生物多樣性,讓幸福里洋溢著生態的夢想。

總幹事黃瑞祥表示,兩年來的尋夢工程正逐漸展現成果,水稻台中192號品種的成功更替,田埂覆蓋植被復育了農田生態等,讓臺中市大甲區幸福里的農村風情更美了,許多原該屬於農田的生物也都回來了。農會與當地農民契作友善栽培水稻產區20公頃,並推出「禾樂幸福友善栽培米」、「禾樂幸福米PIZZA」等系列產品,活動現場除展示以友善栽培米所呈現的創意料理之外,也讓與會的農友們品嚐友善栽培法所生產的米飯,直接感受農村的生命力,希望能把優質、健康、好吃的好米推薦給大家。

房地產相關新聞

留言討論區

相關閱讀推薦
相關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