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銘芳主任。
一名七十多歲從未抽過菸的阿嬤,因身體不適就醫,竟確診為癌細胞已多處轉移的晚期肺腺癌,在她接受病理切片檢查發現,肺癌腫瘤表現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基因突變,因而展開她的抗癌之路,接受第一代EGFR標靶藥物的療程後,各處腫瘤獲得控制且縮小。
其實與阿嬤相同情況的病友並不在少數,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腫瘤內科吳銘芳主任回憶到,阿嬤在接受了長達15個月的第一代EGFR標靶藥治療過程中,僅初期出現些許皮疹,並無嚴重副作用產生,阿嬤因為良好的生活品質,得以享受著天倫之樂。15個月後,腫瘤仍無法避免的產生了抗藥性,因此改為接受化學治療,但阿嬤因體力不支,無法承受化療副作用,而中斷療程。然而,阿嬤及他的家人不願放棄,積極與醫師團隊配合,討論其他治療方式。當時阿嬤較幸運的,在吳銘芳主任建議下,再次進行病理切片,找到導致抗藥的T790M基因突變,在吳主任及其醫療團隊的努力下,阿嬤得以找到合適的治療,順利控制病情。對阿嬤的家人們來說,更重要的好消息,是阿嬤的生活品質大為改善,不再愁眉苦臉。
EGFR標靶藥物也會產生抗藥性
吳銘芳主任指出,目前有健保給付的三種EGFR標靶藥物,用在一線肺癌治療時,多數病人在10到12個月後,腫瘤會產生抗藥性使藥物失效。這時候,找到導致藥物失效的抗藥基因,才能決定病患接下來的治療方向。目前研究發現,接受第一代EGFR標靶治療後,約5到6成的患者,會像阿嬤一樣,產生後續的基因突變。在過去,帶有這樣基因突變的病友,若想持續治療,只能選擇化療藥物。隨著第三代標靶藥物在台上市,肺腺癌病友在抗癌路上多了一項武器可接續治療。吳銘芳主任表示,在2017年歐洲腫瘤內科學會(ESMO)一個第二期臨床試驗研究成果顯示,第三代標靶藥物,用在二線之後,具T790M基因突變病患,可望再延長病患的存活時間。
肺癌治療新進展,延長壽命同時,維持生活品質
吳銘芳主任說,現在多數民眾仍停留在癌症治療過程,一定得伴隨許多不適的副作用。過去第一、二代EGFR標靶藥在常見的副作用,如: 甲溝炎、皮疹以及腹瀉,各有不同輕重程度的表現。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因為副作用導致生活品質下降,被迫要選擇其他劑量,甚至停藥先處理副作用,導致病患及家屬在治療時,產生挫折感,影響抗癌信心。但醫藥研究持續有新突破的今天,藉由第三代標靶藥的上市,有希望可以為病人帶來副作用小效果好的肺癌標靶藥物選擇。
如何找到合適每位病友的治療?除了仰賴藥物的研發進展,醫病雙方的溝通跟互信十分重要,藉由醫病雙方溝通,找到合適治療時,病友能活得有生活品質,同時保有治療信心及尊嚴。因此病友千萬不要逃避治療或誤信偏方,積極與醫師討論對自己最佳的治療決策,才能精準醫療,讓漫漫抗癌路無後顧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