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取自消基會網站)
超商微波食品「鈉」麼多!方便、價格親民的便利超商便當,只要微波就可以帶著走,成了不少上班族、學生趕時間時候的首選。然而,消費者文教基金會20日公布台灣4大超商微波食品鈉含量抽驗結果,20件微波便當中,發現有15件鈉含量超過每一餐建議攝取量(800毫克),比例高達 75%,其中有1件鈉含量更高達3080毫克,吃一碗鈉攝取量就是整天建議攝取量的128%,長期食用,恐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與腎臟病的風險。
現代人生活高度依賴便利商店,且經常外食,根據消基會調查顯示,便當高居國人到超商消費前3名商品之一,各種可以快速微波的異國料理任君挑選,但選擇要買哪一種便當時,民眾是否考量過它所含的營養素呢?特別是「鈉」。
依據國民健康署發行之國民飲食指標手冊,國人每日鈉攝取量應該限制在2400毫克以下,即一餐應低於800毫克。消基會表示,多數消費者一天除了三餐外,還吃零食、甜點、飲料等,故一餐鈉含量若超過800毫克,一天鈉攝取量就超過國健署建議的2400毫克。
消基會日前針對統一、全家、萊爾富、OK等國內4大連鎖超商所販售的微波商品進行抽驗,20件採樣商品中, 15件商品的鈉含量超過建議攝取量,比例高達 75% 。其中有5件商品鈉含量超過1500毫克,尤其是「一碗烤雞腿飯」鈉含量更高達3080毫克,吃一碗鈉攝取量就是一天建議攝取量之128%。若當日再吃其他東西時,鈉攝取量更是爆表,長期下來,必會增加心血管疾病與腎臟病的罹患風險。
消基會也發現,20件採樣商品中,除了上述15件商品的鈉含量超過建議攝取量外,另5件商品在外包裝上未標示鈉含量,皆為統一超商販售。 消基會強調,「包裝食品營養標示應遵行事項」規定包裝食品須於包裝容器外表之明顯處標示營養標示,內容包括標題、熱量、蛋白質含量、糖含量、鈉含量與脂肪等,不符合規範之商品可依「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處新台幣3萬元以上、300萬元以下罰鍰。
對於便利商店的微波食品含鈉量,消費者可能會納悶:「微波食品看起來不油吃起來也不鹹,為什麼鈉含量這麼高?」,消基會分析,便利商店的微波食品,為求賣相,多是經油炸或燉滷的肉類,再加上配菜常為醃漬類的開胃小菜及增加整體味道的醬料,相乘之下,鈉含量就容易超標。
消基會提醒,身體若攝取太多鈉,自然會感到口渴而想多喝水,然而補充過多水分會造成血液水分增加,即為「水鈉滯留」。血液中增加的水分會壓迫血管,造成血壓升高。而排解尿液及流汗的確會將體內的鈉排出,但排出的鈉量有限,最快的方式是減少每日鈉攝取量。
消基會呼籲外食族,第一步先養成良好的消費習慣:購買微波食品或其他食品時,先仔細審視營養標示的鈉含量;再來,可嘗試記錄幾天下來吃的餐點以及所攝取的鈉總量,如此便能瞭解平常吃下肚的東西是否過鈉過量,也可藉此控制自己所攝取之營養素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