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勞累或上班壓力太大,致使體內病毒活化長出帶狀皰疹,成醫皮膚科劉承翰醫師呼籲注意日常保健。(記者陳昭宗拍攝)
現代人生活勞累或上班壓力太大,致使體內病毒活化長出帶狀皰疹,成大斗六分院提醒,帶狀皰疹好發於免疫力較差的族群,包括50歲以上年長者、過度疲勞者、急性感染或因其他慢性疾病住院治療者、罹患惡性腫瘤目前正接受放射線或是化學治療者、器官移植病患正服用免疫抑制劑者等。
皮膚科劉承翰醫師表示,帶狀皰疹是常見的病毒感染,病人於年幼時罹患水痘,在結痂痊癒後,並不代表病毒自體內完全消失,水痘病毒會潛伏在感覺神經節內,即使過了幾十年,當人體免疫力下降時,伺機而動的水痘病毒會再次活化,從神經節一路擴散到皮膚,且沿著神經呈帶狀分布,因此稱為「帶狀皰疹」,俗稱「皮蛇」。
劉承翰醫師說,帶狀皰疹典型症狀是在皮膚發疹前約1週於身體某一單側出現皮膚搔癢、刺痛(病人常形容成有東西在鑽入體內)、灼熱感,並常伴隨有全身倦怠、無力等症狀,偶爾也會發燒。
劉承翰指出,根據帶狀皰疹位置的不同,病人胸痛就會跑去心臟科,肚子痛會跑去腸胃科,往往診斷困難,直到1週後成群水泡沿著單側感覺神經節成帶狀分布,此時才能正確診斷。帶狀皰疹的水泡於7-14天後顏色會變深,形成膿皰,甚至潰瘍,在2-4週後會結痂痊癒,留下色素沉澱及疤痕。
帶狀皰疹可發生於身體任何部位,其中以胸頸部最為常見,其次是顏面三叉神經分布區域。如果病灶發生在眼睛周圍、鼻尖,同時合併有眼睛疼痛、視力模糊等症狀,需至眼科就醫治療,以避免失明的危險;若有解便、排尿困難等症狀,則須依病情住院觀察治療。
劉承翰也提醒,治療上最重要的,是把握在72小時內病毒尚未大量增殖前,尋求專業醫師診療,用藥效果較佳,依病情需要使用抗病毒特效藥物5-7天,越早使用越可以控制病毒的增殖並縮短病程。此外,應遵從醫師處方使用合適的止痛藥來控制神經痛,盡量不要抓破水泡以防細菌感染。如果皮疹部位在痊癒1個月後仍會感覺疼痛,可能是「皰疹後神經痛」,包括輕觸皮膚、照光、風吹、細微的摩擦都會感覺疼痛,有如皮膚被針刺或火燒的陣發性疼痛。劉承翰醫師表示,其中60歲以上的皰疹患者中,約50%的病人會出現皰疹後神經痛。
劉承翰醫師表示,帶狀皰疹是代表「身體最近太疲倦了」的警訊,應多休息,睡眠要充足,避免生活上、工作上累積壓力,最好養成固定運動的習慣,並放鬆、調適心情。飲食上倒無特別禁忌,但應盡量避免刺激性、辛辣食物。若能補充B群綜合維他命,可幫助神經發炎的修復,減少神經痛的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