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里奇美醫院復健科臨床心理師唐愉君說,從小孩玩玩具中可以了解孩子需要,進而改善不聽話和互動不好問題。(圖/記者李文生攝)
佳里奇美醫院復健科臨床心理師唐愉君表示,教養說起來簡單,但要做的時候卻很難,是因為習慣的問題,有醫院、機構等開辦親職團體,讓照顧者思考與練習,遇到狀況時便能自然而快速的評估並作回應,降低親子互動衝突,加強情感連結,培養小孩的同理心、洞察力和道德感,養成良好行為。
孩子怎麼樣的不聽話?媽媽們說,他體力充沛,經常不顧危險跑來跑去,都沒辦法好好坐著,又東摸西摸別人的玩具,真的令我好頭痛,我跟他講過很多次,要跟弟弟/哥哥一人玩5分鐘,但他還是學不會,總是要用搶的,搶了又會吵架,我都跟他說清楚規則和處罰內容,他好像都不怕一樣,照樣犯錯,繼續慢吞吞,說不聽。
復健科臨床心理師唐愉君說,上述這些狀況真的讓人很無奈,甚至快氣炸了,開始發飆,對小孩做了會讓自己後悔的言行和產生罪惡感。其實你也厭倦大吼大叫、不想看到孩子悶悶不樂,但同時又怕他們發生危險或產生更多偏差行為。
孩子出現不聽話的行為有很多種原因。復健科臨床心理師唐愉君認為,先確定有沒有生理因素存在,包括大腦發展、基因問題等,像注意力缺陷過動症、自閉症類群障礙與腦性麻痺等明顯與大腦有關。再著與心理及社會因素有關,例如主要照顧者與孩子的依附關係型態、家庭提供的刺激足不足夠等。先天的因素往往無法去掌控,只能在後天提供更多刺激。
沒有小孩是不喜歡被愛,所以也沒有小孩是故意和你作對,復健科臨床心理師唐愉君多年觀察說,想要被罵,事出必有因。雖然小朋友外表可能看似不在乎,但心裡卻在乎的很,每次被責備後,若沒有協助好好整理情緒與所經驗到的事,自責、內疚、羞愧等等的成份就會在小孩內在慢慢累積起來。
丹尼爾.高曼(Daniel J. Siegel)曾說過「不管家長何時管教孩子,目標並非處罰或讓孩子嚐到後果,而是教導。唐愉群說,通常照顧者是透過威脅和處罰來讓孩子配合,你搶了哥哥的玩具,去面壁思過、你再不走,我就要走,留下你自己一個你都沒有反省,一個星期不準看電視,這些作法也許可以得到短暫的效果,但長遠來看並非如此。
家長希望讓恐懼、處罰和發飆成為孩子順從的動機嗎,復健科臨床心理師唐愉君指出,其實有更好的方法,在管教小孩前,可先思考以下三個步驟。先瞭解自己的「需要」,家長想讓孩子學到甚麼,孩子學不到時家長會有甚麼情緒,那是甚麼原因讓家長想要孩子非學不可,背後是否有不同的壓力在。
瞭解孩子的是「需要」,不是「想要」。孩子為什麼會有這種情緒和想要做出這種行為,也許家長會認為孩子只是想要得到別人「注意力」,因為孩子想要繼續玩玩具,但再深入瞭解時,可能會發現孩子正試圖表達什麼。例如孩子覺得這裡很不安,需要有人陪伴和安慰,讓孩子得到安全感、孩子不想去面對一件孩子做不好的事情,孩子只想去玩玩具,降低孩子的焦慮。
第三、怎麼做才是家長能接受、孩子也能接受的結果。考量家長與孩子的需要外,需考量孩子的年齡和發展階段。當孩子鬧脾氣時,對孩子說教不是適合教導的時機,孩子情緒已經蓋過理性思考和接納意見,當下可以先同理孩子,讓孩子冷靜後再瞭解狀況與討論,盡量讓孩子參與一起整理及解決問題的過程。
在臨床上,唐愉君再認為並不只是為小孩做治療,需要提供親職諮詢,必需與照顧者合作,才能達到最佳治療效果,臨床心理師唐愉君的實務經驗也證實如此,參加親職團體的家長曾提到小孩就像我們的鏡子,若小孩沒有如自己期望去做,家長可能會馬上斥責,最後發覺小孩如日後遇問題不是如小孩所願,小孩也會馬上產生情緒。
事後當家長覺察小孩又不如自己期望去做時,情緒比較穩定,可以先去同理和瞭解小孩發生甚麼事。家長有所改變時,小孩情緒較穩定,行為也有所變化,增加挫折容忍度,願意向家長直接表達內心所感受到的,不再以「不知道」回應,親子間多了正向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