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道參加太空殖民計畫第二名。林重鎣攝
一年一度、由美國太空總署(NASA)與美國太空協會(NSS)所舉辦的中學生太空殖民計劃競賽(NASA Ames Space Settlement Contest 2017),日前公布競賽結果,明道中學國際部12年級的楊恩冕、黃業棠、葉庭宜、高子庭、徐樂琪、黃永睿、孫瑞喜、許如昉、佘庭綺、林冠均、蔡卲甫、楊詠喬、蕭永樂、蔣家愷、李玠謀等15位學生,在物理科翁仲賢老師的指導下,於全世界近2000件作品中,摘下12年級大團體組世界第二。
NASA官網今年更詳細公布得獎團隊所屬的國家、地區及學校,打開了臺灣於太空領域的能見度,全校師生們皆感振奮!值得一提的是,明道中學去年首度參賽,便榮獲世界第二,今年由學弟妹們組隊再次參賽,蟬聯亞軍,輝煌成績實屬不易!
人類前進太空不只是科幻夢,自1994年開始,美國太空總署和美國太空協會共同舉辦中學生太空殖民計畫競賽(NASA Ames Space Settlement Contest),至今已邁入第23年,號召全世界7-12年級的中學生為太空殖民的機會和技術進行發想,擬訂具體的實施計畫,譜寫太空殖民的願景。
明道中學學生團隊以英文書寫厚達89頁的「SCOUT(Space Colonization in Outer-space Undeveloped Territory」太空殖民計畫,從火箭升空到殖民基地,結合設計力學、動力推進、複合運輸、維生系統、人文因素等面向,獲NASA與NSS的肯定。SCOUT計畫裡,科技與人文並行,科技面上,學生不僅考慮傳統火箭發射時高溫氧化的維修問題、改以帶電氣體產生的反作用力原理設計離子火箭,更打造重力分層的自旋太空站,除了於太空站模擬地球的標準重力環境(g=9.8m/sec²),亦設計有弱重力、無重力帶,為人類提供不同的生活環境與科學實驗條件;人文面上,團隊以太陽能作為太空站的動力來源,引入政經概念,結合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對有限資源進行分配及循環利用,發展出自給自足的維生系統,為太空站的能源、農業、人口政策、社會福利建立完整的運行結構。
競賽團隊的團長楊恩冕同學表示,感謝指導老師翁仲賢老師對於團隊的信任,也感謝組員們的辛苦付出,太空殖民計畫讓15位同學各司其職,共同完成一項計畫,十分有意義,計畫的最後階段,組員們甚至為完善計畫,留校至晚上九點、回家繼續努力至凌晨三點,堅持實踐這份有興趣的作品。能獲得國際性的肯定,同學們皆非常有成就感。
明道中學的指導老師翁仲賢老師表示,參賽的學生團隊於去年4月成軍,共分為能源、動力、生化、通訊、社會組,彼此隨時支援。開始的頭三個月,學生們須針對1994至2016年的歷屆得獎計畫做資料探勘,逐一摘要,分析每項計畫的SWOT,累積文獻資料庫,並同時奠定科學論文的寫作基模,進而從現有的學術基礎發想興趣領域與新可能,從零開始紮實訓練學生們獨立研究的能力。另一方面,翁仲賢老師亦邀請到交大機械系吳宗信教授及去年參賽的學長姊為同學提供諮詢、指導,引領學生拉高研究格局,呈現順暢的論述思維和激盪成果。
「太空殖民計劃競賽考驗著團隊的發現問題、問題解決、規劃研究、建模驗證、分享表達及合作支援的能力,技術上和心靈上的教育皆很重要。語言不是做學問的唯一條件,透過太空殖民計劃競賽,我期待讓每位明道學生看見登上國際舞臺的可能性,從學術理論的扎根功夫出發,活用所學,透過國際競賽與各國高手交手,不僅『發現自己』,更『看見自己的不平凡』,建立前進國際的視野和信心。」翁仲賢老師期許,未來的太空殖民計劃,往上由學長姊擔任傳承角色,往下向高三以下的學生扎根,往外擴展至全校各部,讓太空研究領域有系統的從明道出發,開枝散葉,世代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