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明大學附設醫院張時杰醫師。
一名從事特殊教育工作的女老師,兩年前被背痛所苦,女老師以為自己是因長時間站立教育,導致姿勢不良而背痛,但因為一直找不出原因而至醫院求診,檢查後終於找到背痛的原因,原來是肺癌第四期,因為癌細胞轉移至脊椎骨,才會造成女老師背痛不已。
收治這名病患的國立陽明大學附設醫院胸腔內科主任張時杰說,由於肺癌早期症狀不明顯,以自己臨床為例,約有七成肺癌患者是出現症狀求診後已是晚期;其他三成患者多數是因為檢查其他疾病時意外發現的,例如因為外傷拍攝胸部X光片發現肺葉有腫瘤陰影,而且這三成意外發現者大多為早期。
目前晚期肺癌治療,包括傳統化療和標靶藥物以及免疫療法,張時杰補充道,以這名女老師為例,一開始因為其肺腺癌帶有上皮生長因子基因突變而使用第一代標靶藥物治療,治療期間雖然腫瘤小病情獲得初步控制, 但臉上也出現第一代標靶藥物常見的皮疹副作用,影響到學生對女老師外貌的觀感,也使得女老師的教育工作受到影響。
「這名女老師出現抗藥性的時間比我們預期快,治療六個月後,懷疑腫瘤出現抗藥性快速成長,肺部積水導致呼吸困難,當時除了進行肺積水引流減輕病人症狀時,也同步將含有抗藥性癌細胞的積水送驗,證實女老師體內癌細胞,出現導致第一線標靶藥物失效的T790M基因突變。」張時杰憂心道。
一般而言,第一線標靶藥物治療平均在10-13個月後,有九成會出現抗藥性,這時需釐清抗藥原因,再考慮轉換其他治療。「在當時,女老師幸運的找到抗藥基因後,藉由第三代標靶藥物恩慈療法得到適當治療,至今病情穩定且相較之前第一線標靶藥物造成的臉部皮疹副作用明顯減輕,今已回到工作崗位,繼續作育英才。」張時杰道。
第一線標靶藥物治療後,若產生抗藥性,如何確認自己有沒有突變基因?張時杰表示,需考量肺癌患者的臨床狀態,例如體力較差或腫瘤切片風險較高,通常會減少第二次腫瘤切片而優先使用血液分離出的腫瘤細胞進行抗藥性檢驗,目前有四位檢測出抗藥性突變基因的病患,其中,有三位是透過抽血篩檢,而像女老師般的將引流的肺積水直接送檢,也是可行的方式。
去年底,衛福部核可新一代標靶藥物在臺灣上市使用,造福患者。但是張時杰也提到,希望健保給付癌症治療藥物時程能夠加快,讓更多肺癌晚期患者能有更多治療選擇,在不擔心經濟壓力下有更長的存活期,也有更好的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