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發科強攻AI ASIC! 但高盛、大摩齊聲降評

理財周刊/新聞中心 2025-11-24 15:30

全球雲端大廠正掀起一股「AI自研晶片」風潮,從Google、AWS到微軟、Meta,都積極降低對NVIDIA的依賴,而聯發科(2454)也悄悄站上這場巨變的核心。公司近日證實,已正式跨入資料中心AI加速器的特殊應用IC(ASIC)市場,並取得首家大型客戶專案,預計2027年起開始貢獻營收,規模可達數十億美元,成為未來成長的關鍵推進器。

聯發科過去長期以手機晶片、智慧裝置平台與電源管理IC為三大主力,此次切入ASIC,意味著公司已從「邊緣運算」走向「雲端核心運算」,大幅提升整體技術層級與市場天花板。公司指出,在取得第一個客戶訂單後,更高難度、規模更大的第二個ASIC專案也已啟動洽談,最快將於2028年起開始貢獻營收。市場普遍預期,若兩大專案順利量產,聯發科將躋身全球AI自研晶片供應鏈的重要角色。

聯發科也上修對資料中心ASIC的總潛在市場(TAM)預估。公司表示,兩年前TAM約400億美元,如今隨著雲端服務供應商加速擴大資本支出,預估市場規模將至少達到500億美元。聯發科訂下明確目標:未來兩年內取得10%~15%市占率,在這塊快速成長的市場中站穩腳步。

除了軟體與架構能力外,聯發科近年亦投入大量技術資源,加速布局高速互連、矽光子、2奈米製程與3.5D封裝等關鍵技術,全面打造資料中心級高效能運算平台。公司也持續擴編美國研發團隊,加強與北美雲端客戶的合作深度與時效,為長線市場布局奠定基礎。

在AI ASIC帶來的長線利多之下,外資卻同步下調聯發科的短期毛利率展望。摩根士丹利(大摩)與高盛近期接連發布報告,示警聯發科毛利率「正面臨結構性下修風險」,並罕見大幅下調目標價。大摩連續三度調降聯發科目標價,從1800元→1588元→1388元→最新1288元,評等維持「中立」。

高盛同樣將評等自「買進」降至「中立」,並將目標價從1620元下修至 1400元。高盛認為,2026年起台積電先進製程調漲將使成本大增,加上車用、AI ASIC等新業務初期毛利率偏低、研發費用擴張,使聯發科的EPS在2026~2027恐面臨下修。

聯 發 科   2 4 5 4 ( 圖 片 來 源 :   C M o n e y ) 

▲聯發科 2454(圖片來源: CMoney)


📈 想投資這檔潛力標的嗎? 只要有證券帳戶即可立刻上場!

現在選擇玉山證券,享有多重開戶優惠

→ 完成開戶還能抽 知名連鎖餐券$8,000!

開戶快速,立即行動

點擊連結即可完成開戶,趁著這波開戶優惠、好禮大放送,開啟你的投資新旅程!

👉 詳細活動內容請見:https://www.moneyweekly.com.tw/ArticleData/Info/Article/200075

【延伸閱讀】

留言討論區

相關閱讀推薦
相關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