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速應變救回患者 竹市消防團隊展現救護量能

記者季大仁/新竹報導 2025-11-16 11:02

竹市一名年約70歲的男子在家中突感身體不適,隨即失去意識,家屬立刻撥打119求助。消防局接獲報案後,線上即指導家屬進行心肺復甦術(CPR),並立即派遣埔頂分隊救護車前往現場。由於患者情況危急,已呈現到院前心肺功能停止(OHCA),消防局隨即加派第二台救護車支援,並通報隨車消防人員準備相關急救器材。所幸在消防人員的迅速應變、家屬的即時配合,以及醫院醫療團隊的全力搶救下,患者最終成功恢復心跳與呼吸。經醫療照護與康復治療,患者已於近日平安出院,恢復正常生活。

消防局表示,當日119值勤員張愷允接獲報案後,得知患者失去意識並出現瀕死式呼吸,立即線上指導家屬實施CPR,把握黃金搶救時間。除原派遣途中的埔頂分隊消防員曾俊翔、蘇宗奕外,亦緊急加派金山分隊消防員陳嘉宏、黃宥瑞前往支援,並透過無線電即時通報現場狀況,預作急救整備。救護人員抵達現場後發現,患者已無呼吸、無脈搏,呈現到院前OHCA狀態。消防員隨即接手CPR,並使用 I-gel 4號聲門上呼吸道、以BVM正壓給氣,同步施以AED電擊去顫6次,並架設自動心肺復甦機進行搶救。經消防人員分秒必爭的搶救行動,患者最終成功恢復自發性循環(ROSC),生命徵象逐漸穩定。

消防局說明,119受理人員在判斷為OHCA案件後,立即啟動DA-CPR(線上指導心肺復甦術)機制,除了派遣救護車趕赴現場,也透過電話即時指導報案民眾進行CPR,爭取黃金急救時間。在第一時間實施CPR對提升存活率具有關鍵效益。若能在心跳停止後4分鐘內開始CPR,並結合AED(自動體外心臟去顫器)使用,不僅可有效延緩腦部損傷,也能大幅提升患者的存活機會,並降低後遺症風險。 

留言討論區

相關閱讀推薦
相關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