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強化臺南市空氣品質管理、有效防堵露天燃燒,臺南市環境保護局運用 AI 影像辨識系統,並從10月起同步啟動「無人機飛鷹計畫」雙管齊下,結合大數據分析與熱區監控,全面提升稽查效能。
AI 系統結合高解析攝影機與演算法,針對農田、農廢堆置點、疑似燃燒熱點及公害陳情集中區進行全天候影像分析,能即時辨識煙霧、火點或異常熱源。一旦偵測異常,立即推播警示訊息至後台平台,供稽查人員確認並處理。同時,環保局也將同步運用無人機加強高風險熱區巡查,並透過大數據分析,整合消防火警紀錄、環保公害陳情、歷年違規案件等資料,建立「公害熱區地圖」,作為巡查與資源調度依據,達到提早預警與精準部署的效果。
根據監測數據,AI系統對大型露天燃燒辨識率達100%,中型燃燒約77%;自啟用以來,已成功通報27件疑似露天燃燒或火警事件。隨著飛鷹計畫上路,相關公害陳情案件已較去年同期下降約24%,顯示新措施已展現顯著防堵成效。
另於每年9月至隔年5月空品不良季節,若遭查獲露天燃燒行為,最高可處3.3倍罰鍰,以嚴正遏止污染行為。
環保局長許仁澤提醒,農廢燃燒不可取,會影響空氣品質,AI 影像辨識與飛鷹計畫相輔相成,可即時發現異常,大幅提升稽查效率。並透過「先勸導、再處分」的管理策略,希望在維護空氣品質的同時,也協助農民與市民逐步轉向更友善的處理方式,共同守護臺南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