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六舊城.十光隧道」展覽啟動 串聯12處文資

記者陳致愷/雲林報導 2025-11-04 19:31

【斗六舊城發展計畫暨智能地域設計服務研究中心2025 年度聯合成果展】記者會,為「斗六舊城.十光隧道」展覽揭開序幕/翻攝照片

雲林縣政府今(4)日在歷史建築「農糧署宿舍」,與雲科大智地中心聯合舉辦【斗六舊城發展計畫暨智能地域設計服務研究中心2025 年度聯合成果展】記者會,為「斗六舊城.十光隧道」展覽揭開序幕,開啟為期兩周(11/4致11/16)的斗六舊城系列活動。

本次展覽以「十光隧道」為題,呼應斗六舊城府前街與太平老街交織而成的「十字」結構與城市發展脈絡,並延續「雲林再造歷史現場」的理念。展區涵蓋勝麗西服、林源美香舖、仁德咖啡、農糧署宿舍、永和銀樓與中央美苑等六處空間,透過藝術策展重新詮釋街區的歷史與故事。

縣府指出,斗六自清末台灣建省以來,一直是雲林的縣治核心,不僅是行政中心,更是文化、商業與生活的重要據點。縣府持續推動「雲林溪整治」、「舊城再造」、「文化資產修復」等多項計畫,串聯中央與地方力量,讓斗六城市在文化治理與環境永續上齊步並進。

副縣長謝淑亞表示,斗六舊城內多達12處文化資產,其中,農糧署宿舍為重要據點,該建築於2022年獲文化部「再造歷史現場1.0」計畫補助,並於今年初完成修復。縣府也積極推動空間活化再利用,與「晶品咖啡店」合作,預計於11月15日開幕。未來此處將以「咖啡協會」為核心,結合藝術人文、座談交流及咖啡人才培育,打造多元共享空間,讓更多民眾親近這片充滿歷史故事的場域。

文化觀光處長陳璧君表示,為落實舊城願景,縣府正積極向中央爭取2.2億「再造歷史現場2.0」修復經費,推動原雲林縣警察局、公有單身宿舍及舊遊民收容所等歷史建築修復。未來「斗六舊城文化園區」將以原縣警察局作為核心館舍,結合地方記憶展示、社區交流與青年回流基地,並與雲中街文創聚落、太平老街、中央商場、舊縣治等文化節點串聯,逐步建立斗六舊城品牌,推動歷史街區振興與再生。

計畫主持人王新衡副教授表示,113年斗六舊城營運計畫奠定在地論述與推廣活動基礎;114年延續場所精神並深化在地記憶典藏;115年適逢斗六公園竣工百年,計畫將以行政聚落的人文與自然生態為主軸,籌備「斗六舊城文化園區」,串聯雲林溪、斗六公園及農糧署宿舍等文化資源點位;116年又恰逢斗六市區改正滿百年,除接續「斗六舊城文化園區」籌備,同時藉由民間街角館建立、文化推廣活與產業振興策略,逐步塑造斗六的地方品牌文化。

留言討論區

相關閱讀推薦
相關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