夾心世代壓力解方:為子女規劃一輩子的現金流

理財周刊/新聞中心 2025-11-04 11:30

身為35至64歲的父母,正處於人生中最為忙碌且充滿壓力的階段。身上肩負著事業發展的重任,同時也需要養育子女,從學齡前的教育費,到未來的大學學費,甚至是他們成年後的第一桶金,每一筆花費都牽動著父母的心。

在台灣許多父母仍習慣將子女的教育基金或未來準備金放在傳統的定存或儲蓄險中。然而,面對通膨的侵蝕與低利率環境,這些傳統方式的報酬率往往難以跟上物價上漲的速度。現在越來越多父母使用定期定額搭配ETF這類相對穩健的工具,為子女打造一份持續且穩定的財富,讓他們在未來能擁有更從容的選擇權。

定期定額的核心概念: 每月固定投資,無論股市上漲或下跌,都能買到不同成本的資產。它完美地解決了我們最常遇到的兩個問題:「不知該如何進場」和「害怕一次虧損」。對於忙碌的我們來說,手頭的閒置資金可能並不多,一次性投入數十萬甚至百萬進行投資,不僅壓力大,風險也高。

當市場下跌時,可以用同樣的金額買到更多的單位數,攤平成本;當市場上漲時,則能享受資產增值的好處。這種「微笑曲線」的投資方式,能有效克服人性追高殺低的弱點,讓投資更理性。

ETF可以被視為一籃子的股票或債券。與單一股票相比,ETF具有分散風險的特性,因為它投資了多個標的,單一公司的漲跌對整體影響較小。在為子女進行規劃時,我們的目標是長期、穩健地累積資產,並讓這筆錢能隨著時間成長。以下幾種類型的ETF特別值得我們關注:

  •   追蹤大盤指數的ETF(如台股0050、美股VTI):這類ETF旨在複製市場整體表現。投資這類ETF,等同於投資了整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長期來看,只要國家經濟持續成長,資產就有增值的潛力。這種穩健的特性,適合我們為子女進行長期、穩定的資產累積。
  •   全球型或產業型ETF: 除了追蹤國內指數,我們也可以考慮配置部分資金於全球型或特定產業型ETF,例如半導體或科技類。這可以為投資組合帶來更廣泛的分散效果,並參與全球經濟成長的果實。

為子女規劃未來,不僅是財務上的責任,更是一份無私的愛與期許。面對生活與工作的壓力,我們不需要一步到位,而是可以透過定期定額這個工具,積少成多,逐步為子女建立起一道穩固的財富防線。

ETF這類相對穩健、且具有長期增長潛力的工具,為我們提供了理想的選擇。它不僅分散了風險,也讓我們能夠輕鬆地參與到市場的長期成長中。當我們為子女打造出這份資產時,不僅是給予他們金錢上的支持,更是為他們創造了一個更廣闊的未來。這份投資,將成為他們人生道路上,一份從容面對挑戰的底氣與保障。

【閱讀更多文章請至:財富覺醒 世代大不同-理財周刊25周年慶專題系列
 

--

【延伸閱讀】

留言討論區

相關閱讀推薦
相關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