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市治水展現具體成效 榮獲國家卓越建設獎4金5優肯定

記者莊漢昌/台南報導 2025-09-21 13:02

臺南市因先天地勢低窪,淹水潛勢面積佔全國1/3,市長黃偉哲上任以來,將治水列為重要政策,指示水利局積極投入治水防洪工程,治水成效歷經莫拉克颱風、107年0823豪雨、去(113)凱米颱風及今年0802超過百年頻率之豪雨考驗,全市淹水面積已大幅縮小且退水時間加快,相關水利建設今年更榮獲「2025國家卓越建設獎」4金5優之肯定。

水利局表示,黃偉哲市長上任迄今所投入治水工程,已展現具體成效,以往常淹水地區如永康崑山科大及中山南路吉村飯店前、仁德太乙工業區及中華醫大、安南區十二佃聚落、麻豆埤頭社區、學甲工業區、北門錦湖及大小白米社區、柳營八翁社區等,在經歷今年0802超過百年頻率豪雨已無淹水情事發生。

此外,為提升居住生活品質及城市永續發展,全力推動污水下水道建設及親水環境營造,水利局參加今(114)年「2025國家卓越建設獎」成績豐碩,共榮獲8件工程4金5優肯定,包含「竹溪水岸改善及環境營造」榮獲最佳環境文化及最佳施工品質雙金質獎;「安平再生水廠新建工程統包計畫案」榮獲最佳施工品質金質獎;「安平污水下水道系統大同分區分支管網及用戶接管工程第四標」榮獲最佳施工品質金質獎;「佳里區海埔排水治理工程(第1期A標)」、「竹溪第二期水質淨化場工程」及「虎尾寮污水下水道系統I幹管污水揚水站工程」皆榮獲最佳規劃設計類優質獎;「喜樹灣裡地區市地重劃停20抽水站工程」及「安南區海東D2抽水站新建治理工程」榮獲最佳施工品質類優質獎。



市長黃偉哲強調,治水沒有最好、只有更好。面對極端氣候賡續辦理治水工程,持續朝「減少淹水面積」、「減少淹水時間」及「減少淹水頻率」三減方向努力,讓市民減輕淹水之苦,並致力提升污水下水道普及率及親水環境營造,讓臺南市朝向韌性防洪、永續發展之宜居城市邁進。

留言討論區

相關閱讀推薦
相關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