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海岸永續生態 臺南環保局榮獲台灣永續行動獎銀獎

記者莊漢昌/台南報導 2025-09-19 15:23

為了維護海岸線與生態永續,臺南市政府環保局近年推動跨部會海岸維護平台、無人機巡查、分區管理、淨灘行動及漁廢再利用,不僅讓海岸垃圾減少三成,也帶動循環經濟與地方產業發展,並以「海清灘淨 生態永續」為題,榮獲2025臺灣永續行動獎(TSAA)SDG14「海洋生態」銀獎。

臺南西南沿海牡蠣養殖盛行,每年產生高達2,500公噸的漁業廢棄物。為解決問題,市府於110年9月成立「海岸維護府級平台」,結合中央與地方14個海岸權管單位,秉持「每吋海岸土地有人管」的精神,劃定管理範圍並推動跨域協作。透過明確權責、制度化清潔機制,以及導入無人機巡查科技,將68公里海岸劃分為16區,有效克服地形限制與人力不足,全面掌握海岸現況。環保局每年亦受理逾180場次淨灘活動清運申請,淨灘後垃圾量也顯著減少,由原先平均每場約800公斤下降至560公斤,減幅達三成。

在源頭管理方面,市府推動養殖期規範、漁具標示、回收獎勵金制度,並逐步禁用保麗龍浮具,提升蚵棚回收率與養殖戶環保意識。同時透過補助與教育,引導蚵農使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等環保漁具,不僅兼顧經濟效益,也降低塑膠微粒入海風險。此外,進一步結合產學研力量,開發漁廢再利用技術,將蚵殼轉化為碳酸鈣、竹筏再製成蚵架碳,並開發濾材、塗料、文創品等再生商品,推動海廢資源化與循環經濟,創造產業附加價值與就業機會。

留言討論區

相關閱讀推薦
相關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