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市139處資產再生活化 節省市庫32.54億支出

記者莊漢昌/台南報導 2025-09-18 15:12

臺南市政府經過多年努力,主動盤點清查閒置或低度使用資產,透過媒合平台積極活化現有資產,提供巿民所需公共設施及服務需求,自黃偉哲市長108年上任迄今,累計媒合活化轉型139處,節省市庫約32.54億餘元支出。

市府活化資產的成果,獲得行政院的肯定,財政稅務局在113年以「公產資源 全齡共享」榮獲行政院國發會第7屆政府服務獎殊榮,獎項爲「社會創新共融」獎,得獎原因在於首創公產資源平台,主動調配閒置公有資產,涵蓋市民食、醫、住、行、育、樂各方面需求,展現閒置公有資產活化有成,因此獲得評審委員的肯定。

臺南市政府在108年被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列管閒置公共設施,共有安平橡欣樓等4案,在黃偉哲市長努力推動下,利用有限財政資源,引進民間資金、創意與經營理念,有效活化市有資產,早於111年即全數活化利用,並獲工程會解除列管。

但市府不以此為滿足,持續推動市有資產包括既有建物及土地的再利用,除可減少購置辦公用地及廳舍支出,更提升空間使用效率,截止今(114)年止,共活化135處,成績斐然。其中,佳里游泳池整建變成複合式體育館,大幅提高使用率,成為青少年及熱愛運動的市民朋友休閒生活的好去處,另外安平橡欣樓也透過公私協力模式,華麗蛻變為「安平航海城」,成為文創與觀光新亮點,帶動地方經濟,吸引更多觀光人潮。

財政稅務局表示,公有資產活化轉型成果類型包含社福設施、辦公廳舍、交通設施、文化觀光設施及其他等五大類,其中以社福設施件數最多,佔活化成果件數近五成,主要是為了因應現行社會人口老化及少子女化的結構變遷,及配合政府積極推動托老與托育、強化身心健康照顧政策的施行,達成巿府積極打造全齡照護之友善城市的政策目標。

留言討論區

相關閱讀推薦
相關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