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房網News記者林和謙/台北報導
台北市一對夫妻享受房屋增值,以2,500萬元賣掉台北市的房子,再花1,300萬元買宜蘭房子,加上靠著其退休金與平時財務自律、理財習慣,把存款用於年利率低但穩定的投資,而撐起60歲以後退休生活。不動產資深講師、宜蘭執業不動產經紀人及地政士工作者邱明芳說,這對夫妻約55歲時,想進一步規劃財務、準備退休,於是思考賣掉原本居住的台北市房子,移居到宜蘭買房,他們靠著賣掉台北房子後並買下宜蘭3房+車位的電梯大樓,加上裝潢相關費用及買了一輛百萬元國產車後,手頭還有1,000萬左右現金,再靠著每月勞保月退年金與自律的理財、財務習慣,每年還可到國內外旅行,生活很愜意。
面對60歲後的退休生後,這對配偶再重新檢視收入與支出資出表,認為在宜蘭居住,可以省掉很多不必要開銷。邱明芳協助這對台北夫妻完成退休規劃,他表示,這對夫妻在台北市居住時,丈夫從工作開始就努力存錢,與妻子在生活上一起將生活必須花費限制在3萬元內,没有買車,其他費用支出像是房貸、保險,而多餘的錢便存下來,隨著孩子離開家去外地工作,夫妻倆在55歲時檢視收支與資產配置,再度減少開銷、去除不必要的花費,每月又省下1萬5千元,因此每月有穩定現金流過生活。
邱明芳給這對夫妻建議,他們60歲左右時領到勞保年金後,先在宜蘭租房子、適應宜蘭生活,之後再賣掉台北市房子,並在宜蘭購屋、過退休生活,他們賣掉台北市房子後,扣除裝潢費用、並買了生平第一輛百萬元國產車,再加上手中的存款,約有1千萬元,另外,夫妻年每人的勞保年金相加、每月可領約3萬元;加上他們買宜蘭房子時無貸款,部分存款可拿來投資、買年利率約2%的低風險商品,配合目前穩定的每月現金流,生活仍算充裕,每年還有額外的錢可到國內外旅行。
邱明芳說,人生一輩子可能會住三種不同的住宅:(一)出生及求學的住宅、(二)工作生涯的住宅、(三)退休後的住宅,年過40歲的中年人要及早考量,不要在60歲晚年時遇到經濟困難,而導致生活困頓的慘況。以台灣來看,退休條件主要分勞動基準法規定的「自請退休」與「強制退休」,以及勞保條例與勞工退休金條例的「給付」條件;勞工滿足工作年資與年齡要求後,即可自請退休,或由雇主依法強制退休;勞工退休金則通常需年滿60歲才能請領,年資未滿15年者請領一次退休金,年資滿15年者可選擇月退休金或一次性退休金,勞保則需視出生年次逐步提高請領年齡才能領取全額老年年金。
邱明芳表示,在進行退休規劃之前,需要先了解「所得替代率」的意義,「所得替代率」就是退休後每個月的退休金除以退休前每月月薪的比率,用來估算退休後是否還能維持退休前的生活品質;舉例來說,退休前1年每月月薪若是7萬元,希望退休後每個月可以有4萬元的生活費,那麼所得替代率就是4萬元除以7萬元=約57%,另外調查顯示,民眾平均預期退休金為1,403萬,預期退休年齡平均是62.5歲。
邱明芳指出,行政院主計總處統計,2023年台灣每人每月平均消費支出約為2萬5,726元,再以2024年底來看,勞工平均每月領的勞保老年年金為1萬9,344元、勞退按月領平均為6,332元,總和每月可領2萬5,676元,以每月消費支出平均值來看,只夠生活上勉強支撐,若又有臨時的醫療、意外等費用,可能支出多於收入。因此銀髮族生活資產配置,最好規劃在三個方面,包括房屋、保險、存款現金,風險掌控非常重要。上面這對夫妻從高房價的台北轉到低房價的宜蘭居住,一樣有房且擁較多現金在手,退休後生活煩惱相對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