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法院院長韓國瑜。(圖/翻攝自國會頻道YouTube直播)
因應美國川普政府的「對等關稅」政策,立法院先前三讀通過中國國民黨立院黨團版本的「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生國安韌性特別條例」(後簡稱《韌性特別條例》),該條例增加全民普發現金新台幣1萬元共2300億元的預算、刪去台電1千億元補貼、原有行政院版的國土韌性預算1500億則保留,預算規模從行政院版的4100億元增至5450億元。總統賴清德於8月1日依法公布藍版《韌性特別條例》生效。政院再提出相關預算修正案,今(29)日經立法院院會三讀通過,依據修正案相關規定,民眾最快10月就能領到普發現金(不排富)1萬元。
依據行政院提出的《韌性特別條例》修正案,將預算上限從5450億元增加450億元,至上限5900億元。其中編列台電產業科學園區電網強化200億元、普發現金相關作業費10億元、照顧弱勢40億元、因應關稅第二期產業支持200億元等。不過在藍白攜手下,刪去台電電網強化200億元預算,其他均保留。而野黨亦要求,因應關稅第二期產業支持的200億元經費中,不低於50億元要用於勞工安定就業,不低於50億元要用於農業與產業的支持。
至於全民普發現金1萬元的部分,依據三讀通過的《韌性特別條例》修正案,行政院應在特別條例生效1個月內,編列特別預算送至立法院審議,且於公布1個月內開始執行發放作業,並於7個月內發放完畢。因此若照相關規定與時程來看,民眾最快10月就能領到普發現金1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