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與成果獲得肯定 桃市府榮獲全國再生水建設優等獎

記者黃駿騏/桃園報導 2025-08-29 12:27

桃園市政府榮獲全國「113年度公共污水處理廠再生水建設評鑑作業—優等獎」最高殊榮,29日於台北科技大學集思會議中心接受內政部國土管理署長吳欣修頒獎表揚,桃市府長年在水資源永續上的努力與成果獲得肯定。

市府水務局表示,石門水庫有效蓄水量約2.36億噸,但每年供水需求卻高達9億噸,必須依賴春雨、梅雨及颱風雨才能維持穩定供水。一旦降雨不足,便容易發生缺水危機,造成農業、工業與民生相互搶水。

桃園市再生水服務網路。<br />

桃園市再生水服務網路。

為提升供水韌性,桃園市自105年起超前部署再生水規劃,積極向中央爭取預算,先後推動桃園北區、龜山文青、中壢三座再生水廠計畫,透過RO逆滲透淨化,將污水回收中心放流水轉化為再生水,達到質穩量定、不受天候限制的優勢,全期供水總量可達每日21.06萬噸,堪稱「都市小水庫」。

目前,桃園北區再生水廠自113年10月啟用,每日供應1.8萬噸再生水予桃園煉油廠與華亞錦興廠,並將逐步提升至每日4萬噸。

桃園市政府榮獲全國再生水建設優等獎。<br />

桃園市政府榮獲全國再生水建設優等獎。

龜山文青水園再生水廠則於114年5月正式公告招商,總經費約12.4億元,其中內政部國土管理署補助高達11.4億元,預計116年完工,屆時每日可穩定供應5,300噸再生水,全期產能更達每日1萬600噸,優先供應華亞科技園區使用。

中壢再生水計畫已於112年完成可行性評估,預計118年完工後,每日可供應2.2萬噸再生水,服務中壢產業園區及日月光中壢廠。

桃園市政府榮獲全國再生水建設優等獎。<br />

桃園市政府榮獲全國再生水建設優等獎。

為支援桃竹苗大矽谷發展,市府規劃桃北與中壢再生水廠聯通,以備歲修或緊急狀況時相互調度,提升供水備援能力,有效解決旱季或限水期間的工業區用水需求。

市府強調,桃園近年積極引進AI運算中心、雲端資料中心及半導體供應鏈,再生水基礎建設成為吸引投資與確保產業發展的關鍵。市府將持續推動智慧化再生水網絡,讓再生水不只是備援,更是產業升級與城市永續的驅動力,實現「民生不停供、工業不停工、農業不停灌」,邁向「用水無虞、產業無憂」的智慧城市願景,共創水資源永續新局。

留言討論區

相關閱讀推薦
相關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