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有限的經費發揮最大的成效 南市治水展現明顯效能

記者莊漢昌/台南報導 2025-07-31 16:45

台南全市區域排水共計165條、總長達655公里,整治率約65.9%。水利局估算,全面完成區域排水整治尚需約800億元經費,目前台南已投入前期「易淹水改善計畫」及「流域綜合治理計畫」經費242億元,加上正在推動的「前瞻水環境計畫」約173億元,累計執行415億元,尚短缺385億元,治水經費明顯不足,但在市府以有限的經費,發揮最大的成效下,台南治水已展現明顯效能。 

市長黃偉哲指出,台南面積2,192平方公里,與大台北地區約2,457平方公里相近,但治水資源落差極大。大台北地區治水總經費已逾1,800億元,包括基隆河治理、大台北防洪計畫共計1~3期與都市排水改善,防洪保護標準已達200年重現期,都市排水設計強度更達每小時78毫米,為全國之冠。相對而言,台南現行設計僅達10年防洪頻率、25年不溢堤,面對極端氣候,防洪韌性亟需升級。

水利局長邱忠川表示,近期丹娜絲颱風外圍環流與7月28日西南氣流帶來強降雨,黃市長任內推動的治水工程已展現明顯成效。三爺溪整治完成後,崑山科技大學、太乙工業區、中華醫事科技大學等過去淹水熱點皆無災情傳出;安南區十二佃、麻豆區埤頭社區、北門區三寮灣與錦湖社區、將軍區青鯤鯓社區,以及學甲市區北側等亦發揮良好防洪效益,充份顯示市府治水工程具體有效,持續守護市民安全。

留言討論區

相關閱讀推薦
相關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