槍在手跟者走 廣運營收只會越來越好

理財周刊/新聞中心 2025-07-24 11:00

▲圖片來源:廣運公司官網

           


廣運(6125)作為輝達供應鏈夥伴,目前已與輝達(NVIDIA)正式簽署NPN協議裡面的SIP,除了與輝達相關平台合作外,也更是鎖定輝達AI伺服器水冷商機,旗下金運目前已完成一系列先進技術產品,並預告300KW櫃內式冷卻分配單元今年第四季會推出亮相,強化在AI運算基礎設施,預計將在明年登錄興櫃,未來朝上市櫃發展。

對於人形機器人方面,廣運展出 NEURA AI 手臂、服務型機器人及人形機器人等多項智慧裝置,展現其在 Edge AI 實體應用領域的最新技術成果。公司也預告,將擴大機器人展區規模,持續深化智慧化解決方案,攜手產業夥伴共構 AI 導入與數位資產佈局的未來藍圖。

去年 EPS 呈現虧損,主要來自於投資太極(4934)子公司合併營收拖累。廣運看好太極在太陽能電池與碳化矽(SiC)領域的發展潛力,認為雙方在自動化設備與液冷散熱系統等領域具高度互補性,藉此策略聯盟強化中長期競爭力。

目前公司在手訂單已突破70億元,伴隨公共工程收入進入認列營收其,法人預期今年營運可重回2023年50億大關水準,隨者人形機器人相關應用提升,半導體業務成長倍增,目標價將可望突破92元大關,給予買進評價。

▲圖片來源:CMoney    6125 廣運  K線圖

股價於7/11日帶量跳空後,守穩五日均線持續向上,市場看好後續營收將逐步升溫,股價底部出現走揚帶量。

          

相關新聞連結:

訂單能見度已看到三年後 廣運迎來最強成長動能

https://www.moneyweekly.com.tw/ArticleData/Info/Article/195031

【延伸閱讀】

留言討論區

相關閱讀推薦
相關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