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僑務委員會8日在臺北舉辦「臺灣華語教學國際高峰會」,吸引近300位來自美洲、歐洲、亞洲、大洋洲等地的華語教學工作者返臺參與。
為促進海內外華語文交流,僑委會於7月8及9日舉辦「臺灣華語教學國際高峰會」。僑委會委員長徐佳青開幕致詞表示,僑委會將持續推動臺灣華語文教學的國際合作與交流,並期許大家透過本屆高峰會的案例分享,及高峰會專業的專題演講,使華語教學人士能有新思維的突破與思考。
僑委會積極擴展臺灣海外華語文市場,運用臺灣華語文教學特色與優勢,協助海外僑校結合「臺灣華語文學習中心」(TCML)在地深耕,並深化海外僑校與臺灣多元連結,協助臺灣華語文教學機構及智能教育產業對外輸出。
國家安全會議副祕書長徐斯儉、外交部政務次長陳明祺、教育部政務次長張廖萬堅、數位發展部政務次長林宜敬、AIT代理副處長牟剛強(John Morgan)出席本次高峰會。
徐佳青表示,為推動臺灣海外僑民教育,僑委會多年來協助開發教材、提供師資培訓、補助經費、文化推廣,目的是希望讓各種文化語言的傳承,能在全球有更深遠的推展。
僑委會委員長徐佳青致詞。
徐佳青指出,從1999年開始,僑委會舉行華語研討會,至今舉行國際華語高峰會。國際華語高峰會是透過一次又一次的淬鍊,並在第一線的教育工作者們身上,看到蛻變、淬鍊,除了讓大家在教學互相成長,也讓下一代有著更豐富的學習經驗。
徐佳青也說,2025年海外逾20團來臺灣旅行、交流,僑委會也樂見海外學校團隊主動與臺灣中小學進行姐妹校交流,並透過僑委會安排參訪機制,僑委會相對也提供少許金額補助。基於這些協助,將使海外的朋友更有機會接觸、理解臺灣文化。
徐斯儉表示,近年全球有「華語熱」持續增溫的現象,因為歐美等國家對中共意識形態輸出的反思,且國際認為中共孔子學院有疑慮,陸續關閉。前總統蔡英文認為這是臺灣的機會,因此,開始推動華語文教育,並在蔡英文的指派下,國安會整合僑委會、教育部、外交部的資源,共同推動海外華語戰略部署。
國安會副秘書長徐斯儉致詞。
「臺灣是世界的臺灣」,陳明祺表示,臺灣華語教育在全球不斷向下扎根,透過跨國交流,讓世界認識臺灣,展現臺灣的軟實力;華語交流確實讓臺灣走向世界,也讓世界走向臺灣。
今年高峰會聚焦討論「研討AI科技、臺灣文化等跨領域資源導入華語教學之可能性」、「深化海內外華語教學各界之網絡與合作」、「創造不同僑教經營模式與經驗之分享場域」及「展現深耕海外華語文學習成果」等。值得一提的是,高峰會現場互動氣氛熱絡、提問不斷。
僑委會委員長徐佳青(中)與國安會副秘書長徐斯儉(左2)、外交部政務次長陳明祺(右3)、數位發展部政務次長林宜敬(右2)、美國在臺協會(AIT)代理副處長Mr. John Morgan(左1)、海華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吳明穎(右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