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價值可以改變一個人?認識畢馬龍效應的「期望魔力」

理財周刊/新聞中心 2025-07-08 11:30

「你做得到!」這句話,或許比你想像中更有力量。在心理學中的「畢馬龍效應」就是指他人對我們的期望,可能會默默地改變我們的行為表現。從教育現場到職場互動,從親密關係到自我認同,其實畢馬龍效應並沒有這麼陌生,但若是未能察覺這股「暗示的力量」,也可能在不知不覺中,讓我們背負他人貼上的負面標籤。讓我們深入解析這個畢馬龍效應的由來和實際應用,一起用畢馬龍效應建立正向自我,同時也學會設下心理界限,守護內在價值。


畢馬龍效應的起源,當我推變成我老婆

畢馬龍效應(Pygmalion Effect)源自古希臘的一則神話,一位名叫畢馬龍的雕刻家,創作出一座完美無瑕的女性雕像,並深深愛上她。他每日傾訴愛意,最終感動了愛神維納斯,使雕像化身為真人,成為他的妻子。而心理學中的畢馬龍效應,意指我們對某人投注足夠的期待與信念,持續給予支持與期待,對方也可能因為這份信念而實現轉變,就像畢馬龍的雕像因為愛而有了生命。

什麼是期望的力量?認識畢馬龍效應

從神話走進心理實驗室,畢馬龍效應第一次被科學驗證是在1968年。一組心理學家在小學進行實驗,隨機挑選幾位學生,告訴老師這些學生是「潛力股」,未來表現將十分亮眼。結果老師們在潛移默化中對這些學生投注更多關注、鼓勵與資源,這些學生的表現也真的逐漸提升,符合了原本的預期。

林佳瑾諮商心理師指出,這表示「他人如何看我們」,會影響「我們如何看自己」。正向的期待像是無形的養份,讓人更有信心突破障礙,但反之負面標籤也可能讓人自我懷疑,進而放棄努力。當一個孩子被貼上「你很聰明」的標籤,他可能會越來越勇於嘗試挑戰;反之,若總被批評「你很懶惰」,他可能會因此放棄努力,甚至合理化自己不進步的理由。

這種無形的心理暗示,也常出現在生活中,比如朋友開玩笑叫你「遲到王」、「放鳥王」,久而久之,我們會自我內化這些標籤,進而成為它的一部份。

善用期待的力量?日常生活中的畢馬龍效應

畢馬龍效應其實與我們日常生活密切相關,例如在教學過程中,老師的想法往往會影響學生的表現。林佳瑾諮商心理師指出,如果教育者願意相信孩子具備能力,並在遭遇挫折時給予適當鼓勵,就能夠幫助他突破原本的自我設限。與其不斷指責不努力,不如先傳達「我相信你可以」的訊息,這種信任會成為孩子向前進步的力量。

此外,在職場中,主管的態度也會影響員工。如果經常質疑員工能力,展現如「你行不行啊?」、「你這也搞不定嗎?」這樣的負面暗示,會讓員工逐漸懷疑自己,甚至提早放棄。林佳瑾諮商心理師建議,若能換個方式說:「這任務交給你我很放心」、「你一定做得來」,則有助於建立彼此間的信任,讓對方更願意投入與挑戰,如果帶人以誠、以信任為起點,便能夠創造出良性的團隊氛圍。

在感情中也能運用畢馬龍效應,林佳瑾諮商心理師指出,在感情中,我們往往因為熟悉而放大彼此的缺點,忽略那些微小但真實的努力。如果能多表達肯定,例如「我覺得你在默默支持我」,這些正向的投射會引導對方變得更溫柔、更貼心,幫助雙方都願意共同進步,為此努力。

這不是我想要的!如何應對不喜歡的期望?

不是所有期待都能讓人成長茁壯,有些甚至會令人窒息。林佳瑾諮商心理師提醒,當我們發現自己不自覺地想迎合某些期待,甚至因此迷失自我,就要開始練習建立心理界限。

1.辨識內化聲音:那些懷疑自己的聲音,不一定是你真正的想法。這些聲音有可能來自他人過往的批評,像是「你就是做不到」、「你總是搞砸」,但我們卻無意識地接受了它,成為自我信念的一部份。

2.培養自我信念:當他人的批評與期待越界時,我們要有能力劃清界線,就像穿上一件防護衣,我們能有意識地決定,哪些話值得相信,哪些該停在門外。透過設立界限,我們可以不再被無止盡的負面期待拖累,回到自己的價值與目標上。

3.設立心理界限:可以嘗試用口語說出自己的情緒(例如「我現在覺得很生氣」),或者找信任的人傾訴,適當釋放情緒,而非一味壓抑內心的糾結。

美醫小教室:畢馬龍效應是「自我實現預言」嗎?

當我們說出「我相信你做得到」,若出自真心與信任,能讓人充滿力量;但若隱含控制與要求,例如「你一定要做到」,則可能讓人感到壓力與焦慮,而這種也突顯了「畢馬龍效應」與「自我實現預言」的不同。前者是他人的期待改變了我們的行為,而後者則是我們自己內在的信念在主導我們的行為模式。林佳瑾諮商心理師提醒,你怎麼看自己,比別人怎麼看你更重要,最終仍是你自己決定成為怎樣的人。

期待是一把雙面刃,當期待建立在信任之上,便可以激勵我們成長,但當它變成壓力與控制,則會扼殺我們的潛力與自信,因此我們不只要將畢馬龍效應運用在正面影響上,更要學會分辨他人對我們的期待是否合理。下一次,當你在與他人溝通時,不妨多給一點正向的信任,也許改變就從那一句話開始。

林佳瑾諮商心理師

諮詢專家:林佳瑾諮商心理師

  

學經歷:
離岸風電產業外聘HRD顧問
讓狂人飛教育教育科技產品RD
主導開發AI人才分析各項度與生成學習計畫系統
光學儀器產業HRD
耕心療癒心理診所心理講師
希望心靈診所心理講師

 

 

《原文來自:美醫誌》

-更多更詳細的資訊內容請點此觀看-

【延伸閱讀】

房地產相關新聞

留言討論區

相關閱讀推薦
相關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