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繭重生! 凱米颱風後黃偉哲全力推動大新營地區治水建設

記者莊漢昌/台南報導 2025-04-03 10:00

八掌溪臺南嘉義瓶頸段已完成疏濬300萬立方公尺

「治水沒有最好,只有更好!」臺南市長黃偉哲長期以來重視臺南治水防洪建設,針對去(113)年凱米颱風夾帶豐沛雨量造成後壁、鹽水、新營等地區淹水情形及排水設施損壞,黃偉哲市長要求水利團隊以最快時間完成復原工作,截至今(114)年3月底為止,已於大新營地區投入執行16件災後復建工程,總工程經費3.96億元。其中,以後鎮排水投入2.984億元重建長達1.9公里堤防為最。此外,黃偉哲市長指示儘速針對凱米颱風後的防洪治水對策進行盤點,研籌治水計畫積極爭取經費降低水患風險,水利局共已投入8案共9.2億治水工程,目前陸續如火如荼推動中,為今年即將到來的汛期作最好整備。

水利局說明,後壁、鹽水、新營等多處區域排水護岸設施,經凱米颱風帶來超出保護標準降雨沖刷後造成多處護岸損壞,在黃偉哲市長積極爭取下,一口氣向中央爭取3.96億災後復建工程經費,經費額度為近年最高,工程內容包含後鎮排水、岸內排水、菁寮排水、下茄苳排水、崩埤排水等護岸重建工程,目前已陸續發包,目標於今年汛期前完工恢復原有排水路機能;此外,為提升溪北地區防洪排水能力,系統性改善區域淹水問題,黃偉哲市長另爭取9.2億前瞻計畫工程經費,辦理8件治理及應急工程,工程內容包含菁寮抽水站擴建由8cms提升為12cms,排洪能力提升50%,降低竹新里及新嘉里淹水風險、新建岸內排水周邊低地滯洪池,滯洪量達20萬立方米,降低文昌里及三和里區域淹水風險,另外針對岸內排水、菁寮排水延續辦理整治,拓寬及加高護岸長度共1.4公里,整體區域防洪能力大升級。水利局說明,未來護岸及滯洪池設施將會在設計時考量防洪安全與自然生態,並依當地自然風貌、低衝擊生態工法之工程設計方式自然化融入周圍景觀,達到防洪兼顧生態永續雙贏的排水整治。

鹽水區岸內排水護岸治理工程二期完工

鹽水區岸內排水護岸治理工程二期完工

水利局表示,去年7月歷經凱米颱風考驗下,本市公告淹水面積僅約335公頃,對比莫拉克颱風淹水面積為55,000公頃、0823豪雨淹水面積9,997公頃,淹水面積已大幅降低且退水時間也更快。整體而言,總合治水成效有所發揮,大新營地區以往逢雨必淹如後壁區蘭花園區、新港東社區及安溪寮社區(頂安、長安、福安里)並無明顯積淹水災情發生,另黃偉哲市長任內重要建設-鹽水區月津港水環境改善計畫,建造13萬立方米滯洪池投入防汛行列後,鹽水市區在凱米風災期間觀測到113年7月25日最高日雨量360毫米及最大時雨量80豪雨之侵襲下,市區僅零星積淹水,顯示在黃偉哲市長大力投入月津港水環境整治不僅提升親水環境美化又能在颱洪期間發揮關鍵滯洪效果。

除了市府風災後積極趕工外,攸關本市後壁及鹽水區洪患風險之八掌溪治理部分,中央短期共計已投入6.86億元經費進行緊急疏濬,至114年2月底已疏濬300萬立方公尺,降低八掌溪溢淹風險;中期治理經費將改善3.52公里堤防並拓寬河道,總經費共計8.5億元,預計115年6月完成;長期治理將推動八掌溪橋等4座橋梁改善工程,提升至百年防洪保護標準。

鹽水排水舊營橋下游護岸加高降低溢淹風險

鹽水排水舊營橋下游護岸加高降低溢淹風險

黃偉哲市長表示,去(113)年雨量豐沛且地震頻繁造成許多排水設施損壞等災情發生,水利局堅守第一線盡快完成水利設施建設及復原工作提升區域防洪效益,以達成保障民眾生命財產安全,時序即將進入今年汛期,市府將持續兢兢業業做好各項排水疏濬、災後復建及整治工作,有效改善本市溪北大新營地區淹水問題。(臺南市政府水利局  廣告)

房地產相關新聞

留言討論區

相關閱讀推薦
相關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