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口長庚醫院兒童節童樂趴 改善尿床follow me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2025-03-31 23:38

孩子常常尿床,早上出門前總是要忙著換衣褲和洗床單,相信這是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家長都曾面臨的問題。隨著對膀胱控制能力逐漸成熟,大部分尿床的情況在5歲之後便會明顯改善,若孩子長大後尿床仍頻繁,甚或對這情況感到焦慮或不安,就應至醫院諮詢評估,了解原因和積極處置,以提升孩子的自信心及家庭生活品質,讓它不再成為日常生活的困擾。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在兒童節前夕,特舉辦兒童節關懷活動,邀請兒童泌尿科林晏頎醫師分享兒童尿床的衛教資訊,讓家長能夠了解尿床的可能原因和治療方式,陪伴孩子找出問題改善症狀。林醫師表示:「面對尿床問題,第一步先採取水份攝取時間的調整,睡前四到五小時嚴格不喝湯喝水、吃水果,尿床的狀況會大幅度的改善,幾乎八成晚上不尿床,加上藥物的幫助,達成零尿床。穩定三到六個月慢慢減藥,最終可以不吃藥。」另,林醫師也提醒造成兒童尿床的原因複雜多元,除了設定鬧鈴適當地喚醒和藥物治療(例如迷你寧舌下錠)外,養成良好生活習慣也能改善尿床,包括白天足夠的喝水量、不憋尿、不匆忙解尿、晚上避免吃甜食或過鹹的餐後點心等。

民視快樂故事屋與小朋友歡樂唱跳

民視快樂故事屋與小朋友歡樂唱跳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吳俊德副院長為共同守護孩童的健康,也蒞臨活動現場與小朋友同樂,並呼籲除了醫護人員,家長也是孩童健康的守護者,仔細觀察並紀錄孩童尿床情形,適時鼓勵及配合治療,避免責罰造成孩子心理壓力,皆是改善兒童尿床的方法。林口長庚紀念醫院今年四月起每月第一週週六上午,由兒童腎臟科及泌尿科醫師開設「兒童夜尿及尿失禁」門診,有需要的家長及孩子可至醫院進一步與醫師諮詢。

面對兒童尿床問題,請記得下列技巧:1.   
睡前減少飲用水。2.   
睡前如廁再上床。3.   
尿床鬧鐘好幫手。4.   
尿床情形要記錄。5.   
切勿處罰或責怪。6.   
就醫諮詢不延誤。7.   
親子共同來應對。

小朋友開心地參加闖關遊戲

小朋友開心地參加闖關遊戲

活動由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大專志工隊幸運草兒童劇團,帶來有趣又寓教於樂的衛教故事《噓,我不小心尿床了》,帶領小朋友用生動活潑的方式,了解尿床並不可怕!此外,現場邀請民視快樂故事屋的瑋瑜姐姐及可愛Happy熊帶來唱跳表演,與小朋友一起開心互動,讓來院的小朋友能感受到節慶的氣氛。

另南山人壽慈善基金會大園通訊處企業志工及愛不囉唆庇護商店亦共同響應兒童節活動,透過闖關互動遊戲減緩病童就醫的焦慮情緒,並準備精美禮品發送給來院就醫的病童,為兒童關懷盡一份心力。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在兒童佳節前夕,祝福小朋友晚間安心睡,不再擔心尿床,早日恢復健康、恢復滿滿活力。

房地產相關新聞

留言討論區

相關閱讀推薦
相關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