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房網News記者王惠琳/綜合報導
你家管理費有漲價嗎?萬物齊漲,現在就連居住成本也愈來愈高,一名網友在PTT上發文表示,自家社區去年決議要漲管理費,最近拿到新的繳費單,漲價幅度從每坪80元漲到100元,足足漲了20元,讓他忍不住抱怨「心在淌血」,也好奇其他人住的社區今年是否都有漲管理費?
文章一貼出,不少人紛紛分享自家經驗:「很正常,林口A7一堆都漲了」、「新屋不到一年就從85元漲90元,另一間75元漲到90元,還有55元漲65元,全面漲」、「新社區第一次開會55元漲到65元,但目前仍吃緊」、「我們社區一坪60元,要漲10元投票都沒過,管理費已經不能支應」、「漲管理費我們連續兩年沒通過」、「我們今年漲到150元,加車位就超過8000元了,區權會表決同意的鄰居真有錢」。
網友直言,基本工資上漲導致保全、清潔薪資成本都在上升,按照基本工資升幅,10年後新大樓管理費有機會破萬元,「管理公司、保全公司通通漲了,說不漲的誰要接你家社區案子?」甚至有社區過年期間還要加收一個月管理費。網友反過頭恭喜原PO,認為願意漲管理費代表社區水準不錯,「管理費漲不上去的社區趕快出掉比較實在,水準好的社區都說要漲就多一點,不要分太多次還要來開會投票很麻煩浪費時間」。
馨傳不動產智庫執行長何世昌指出社區管理費行情,全台以北市的管理費最高,新建案以及社區規模大小亦影響收取費用的多寡,以北市百戶社區來說,新案的管理費每坪約130~160元,中古屋大概打5~7折。第二昂貴的是新北市,新案每坪也要90~120元上下。
台灣物業管理學會理事長、景文物業管理機構董事長郭紀子曾表示,戶數少確實會導致管理費較高,沒什麼公設卻要付很多管理費,原因很簡單,分子是社區林林總總要開銷的錢,分母則是戶數或總建坪數,換算到各戶或每坪的分母比較小,單價自然就高了。
郭紀子進一步分析,管理費的收繳通常以「足敷開支」為原則。支出部分,又以人事成本所占比例最高,另包括建築物及其附屬設施修繕、維護費用,如社區的公共水電費用、電梯保養費、外牆清洗費、弱電保養費、發電機保養費、環境景觀維護費用、消防與公安設備維護及申報費等費用,這些都屬於社區經常性支出;更有社區行政庶務費、於特殊節日舉行活動的文康費用或是管委會開會的花費等非固定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