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古蹟博物館「國際論壇」 國際文資巨擘相見歡

記者黃村杉/新北報導 2024-06-19 16:36

新北市立淡水古蹟博物館今(19)日於淡江大學舉辦「第二屆古蹟文化國際論壇」,本屆以「跨界•交匯-從東亞港市到世界遺產」為主題,斯里蘭卡、日本、荷蘭、馬來西亞等世界遺產專家、學者們分享親身經驗,臺南市文化局、日本長崎歷史文化博物館、國立故宮博物院、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及中央研究院、國立大學等首長、教授、研究員也共襄盛舉,西班牙商務辦事處長Eduardo Euba Aldape及荷蘭在台辦事處長Guido Jules Leopold Tielman更是透過影片參與國際盛事,期待未來持續進行文化交流,搭起城市間的文化橋樑。

文化局副局長于玟表示,新北市政府為提升古蹟保存、活化與再利用的長期目標,在淡水成立全國首座古蹟博物館,進行區域內37處有形、4處無形文化資產的守護與推展,兩年一度的古蹟文化論壇也是奠定古蹟文化學術地位,為國際交流的重要場合。

淡古館長黃麗鈴指出,今年的論壇以新北港口城市的淡水為焦點中心,延伸至亞洲、歐洲同為港市的菲律賓、馬來西亞、斯里蘭卡、香港、日本、印度、荷蘭等地,再加入博物館、世界遺產的多元角度來分析城市與世界資產的依存關係。

論壇講者從淡水這座新北市港口開始,跨越亞洲至世界遺產,透過主持人及與談人的穿針引線,不僅跨越時空和語言的障礙,也在討論中激盪出許多火花。而今年甫獲第43屆行政院文化獎的傅朝卿親自參與論壇並擔任主持人,與各國的世界遺產專家互相意見分享,台上台下互動熱烈,學員們紛紛把握機會請益,使得整場活動更加精彩萬分。

最有趣的是,來自荷蘭的香港大學教授肖猷思(Joost C.A. Schokkenbroek)神似淡水紅毛城內的紀念雕像安東尼·范·迪門(Antonio van Diemen),更與400年前的「祖先」合影,留下令人印象深刻的趣照。

淡水古蹟博物館表示,除了兩年辦理一次的古蹟文化國際論壇外,同時持續深耕世界遺產潛力點的推廣教育,目前持續不定期地推出相關體驗行程,也提供淡水世界遺產的教案,依照主題的不同分為「聚落與建築」、「文化與社會」及「商業與貿易」等免費資源,有需要的學校、團體或是個人皆可隨時上官方網站www.tshs.ntpc.gov.tw查詢或下載。 

房地產相關新聞

留言討論區

相關閱讀推薦
相關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