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里奇美醫院照護肺阻塞患者有成 台灣第一家通過肺阻塞疾病認證地區醫院

記者李文生/台南報導 2024-06-19 16:18

佳里奇美醫院胸腔內科於2018年起,參與全民健康保險慢性阻塞性肺病醫療給付改善方案,組跨領域醫療照護團隊,妥善照護肺阻塞患者有成,成為台灣第一家通過肺阻塞疾病認證地區醫院。周偉倪院長表示,該院肺阻塞跨領域照護團隊研究發現,肺阻塞長者的日常生活症狀評估量表及改良呼吸困難指標問卷,介入前後能有效改善長者的日常生活症狀,進而提升生活品質。

胸腔內科廖光明醫師表示,慢性阻塞性肺病是一種常見、可以治療預防,卻是不可逆的慢性呼吸道發炎疾病。抽菸是引起肺阻塞最常見的危險因子,約佔8成左右,其他原因尚有老化、遺傳、感染等。依據流行病學統計,肺阻塞盛行率約10%,約有230萬人被診斷為肺阻塞,每年因肺阻塞相關疾病的死亡人數超過1萬人,已成為台灣十大死因常見的疾病之一。

周偉倪院長表示,佳里奇美醫院於2018年起,由胸腔內科門診參與全民健康保險慢性阻塞性肺病醫療給付改善方案,組跨領域醫療照護團隊妥善照護肺阻塞患者。照護團隊成員有醫師、呼吸治療師、肺阻塞個管師、戒菸個管師、檢查室、營養師、護理師、復健師、藥師、資訊室、社工師、教學研究組及品質管理中心等專業人員。2018年11月至2024年5月31日,共收治634人,門診治療571人。111年2月至今住院人數有63人。

廖光明醫師表示,肺阻塞的症狀有喘、咳、痰,因肺實質破壞及小呼吸道狹窄阻塞,導致呼氣的氣流受阻,肺部空氣滯留,進而產生呼吸困難、咳嗽、咳痰症狀,因其不可逆,如無法及時接受適當的治療,病情容易隨著時間惡化,嚴重影響生活品質。為防治肺阻塞疾病,團隊從提高民眾對於肺阻塞的認識、促進戒菸、加強早期診斷和治療、正確使用吸入性藥物裝置、疫苗的注射、接受肺部復原運動及肺阻塞營養保健等多方面著手。

廖光明醫師指出,肺阻塞的危險因子除抽菸外,老化也是因子之一,平均發生年齡為75歲。老化會導致長者對於肺阻塞的認知降低,導致病情控制不良。如何提升肺阻塞民眾的疾病認知,經過照護團隊的努力,首創組合式跨領域照護模式,提供全方位照護。團隊研究發現,肺阻塞長者的日常生活症狀評估量表及改良呼吸困難指標問卷,介入前後能有效改善長者的日常生活症狀,進而提升長者的生活品質。

照護團隊也結合復健科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病與退化性關節炎的相關性,發現缺乏相關的討論及研究成果支持,後來團隊利用X光、六分鐘走路試驗、WOMAC量表及抽血發炎因子等,發現慢性阻塞性肺病與退化性關節炎疾病的嚴重度、功能都有相關。血液中的發炎因子和健康指數量表,都與肺阻塞合併退化性關節炎長者的疾病嚴重度有相關性。透過藥物控制,改善症狀,減少急性肺阻塞的發生及延緩惡化。

周偉倪院長表示,通過肺阻塞疾病認證的醫院大多數為醫學中心及區域醫院,佳里奇美醫院是全台灣第一間通過肺阻塞疾病認證的地區醫院。團隊近年來的成果也獲得諸多獎項肯定,有2022台灣持續改善競賽銀塔獎、2022年台灣醫療品質協會初階組銀品獎、2022 台灣持續改善競賽區會長獎、2022年台灣健康照護品質管理競賽專題組佳作、第11屆醫院品質提升技海報競賽佳作及佳里奇美醫院2021年品質改善年度成果發表會金獎。

房地產相關新聞

留言討論區

相關閱讀推薦
相關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