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地於民」 桃市府全面檢討公設保留地加速進程

記者黃駿騏/桃園報導 2023-09-17 15:43

桃園市政府。

桃園市29處都市計畫內公共設施用地經劃設卻久未取得開發,甚至有公設用地卡關長達68年,市府都發局積極檢討全市公設保留地,加速與中央內政部溝通,盼能「還地於民」維護民眾應有權益。經向中央爭取已確定解編73公頃,審定比例達52%,目前有9處公辦重劃案進行中,尚有7個都市計畫公設檢討案在內政部審議中。

市府都發局長江南志局表示,公共設施用地專案通盤檢討的目的,在維持公共設施服務水準下,逐步針對無需求、無財務計畫的公設用地進行解編,變更為適宜土地使用分區,保障私有地主權益、節省市府徵收開闢經費,更可透過跨區重劃集中取得大型公設用地,更重要的讓民眾有感,都市計畫不再是圖面上文字和色塊,而是可以實質走入下一個階段的重劃與開發,符合地方的期待。

都發局積極檢討全市公設保留地,希望能夠還給地主多年來應有的權益,更解決市民對於公共設施的需求如公園、學校和停車場等,並以跨區公辦市地重劃方式展現市府加速辦理土地活化決心。

都發局指出,目前全桃園29個都市計畫,共規劃解編139公頃公保地,經內政部都委會審議通過22個都市計畫,確定解編73公頃,審定比例已達52%。其中部分公共設施劃設時間長達68年。

都市計畫審議的過程複雜,需要中央地方不斷的溝通,在市府都發局和地政局共同努力下,目前有9處公辦重劃案進行中包括八德大勇國小、龍安國小後方長青體育園區、宏昌十二街旁大型公園等。

還有7個都市計畫公設檢討案在內政部審議中,包含龜山山頂國小旁的兒童遊樂場用地、楊梅住宅區周邊5處大型公園等地方關切的議題,市府將持續爭取內政部都委會的排審會議促其通過,以利後續重劃作業,讓市民朋友有更多的都市公共戶外休閒空間。

房地產相關新聞

留言討論區

相關閱讀推薦
相關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