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福部疾管署署長周志浩(圖/衛福部疾管署YouTube)
全球的新型冠狀病毒(或稱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已邁向第4年,而台灣的本土新冠疫情雖仍以Omicron BA.5變異株為主,但國內已出現其餘Omicron變異種 XBB、BF.7、BQ.1、BA.2.75的本土病例,且疫情進入第3波流行期。而冬季亦為流感、副流感病毒、呼吸道融合病毒(RSV)…等呼吸道疾病好發季節,民眾須注意疫情變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2)日公布國內新增22937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22653例本土個案及284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48例死亡。
今日本土新冠增加22653例,較上周四(1月5日)的31078例相比減少8425例,降幅達27.1%。但第3波本土新冠疫情目前正是流行期、逢上下起伏階段,且指揮中心仍預估新一波疫情高峰點,將落在農曆新年期間至年後的1月底至2月初,疫情發展情勢仍待觀察。
(圖/衛福部疾管署Facebook)
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22,653例本土病例,為10,193例男性、12,447例女性、13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歲以上;個案分布為新北市(4,676例),台中市(2,917例),高雄市(2,707例),桃園市(2,520例),台北市(2,485例),台南市(1,797例),彰化縣(875例),新竹縣(678例),苗栗縣(591例),新竹市(572例),屏東縣(507例),雲林縣(423例),基隆市(361例),南投縣(326例),宜蘭縣(323例),嘉義縣(319例),嘉義市(181例),花蓮縣(157例),台東縣(97例),金門縣(88例),澎湖縣(49例),連江縣(4例)。
指揮中心指出,今日新增48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20例男性、28例女性,年齡介於20多歲至90多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44例具慢性病史、36例未接種3劑以上COVID-19疫苗。確診日介於去(2022)年5月17日至今(2023)年1月9日,死亡日期介於去年5月17日至今年1月9日,詳如下表所示。
(圖/衛福部疾管署)
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衛福部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今日新冠死亡個案中,有1位20多歲男性,具有慢性神經系統疾病、長期臥床、曾接種1劑新冠疫苗、是機構住民。該男子去年12月31日出現發燒、咳嗽,於機構快篩新冠陽性確診,原先在機構內居家照顧,但今年1月8日因呼吸喘、血氧偏低送醫急診,經檢查有肺炎、胸水、呼吸窘迫,病況惡化,已於1月9日死亡,死因為新冠肺炎和併呼吸衰竭。
(圖/衛福部疾管署Facebook)
指揮中心說明,今日新增284例境外移入個案中,為202例男性、82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80多歲。入境日期介於去年12月14日至今年1月11日。
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21,148,480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11,999,906例排除) ,其中9,146,104例確診,分別為44,178例境外移入、9,101,872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2020年起累計15,702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15,683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3,053例、台北市1,716例、台中市1,660例、高雄市1,563例、台南市1,169例、桃園市1,160例、彰化縣1,015例、屏東縣611例、雲林縣512例、南投縣503例、苗栗縣431例、嘉義縣405例、宜蘭縣329例、基隆市321例、嘉義市267例、花蓮縣266例、新竹縣259例、台東縣197例、新竹市171例、金門縣38例、澎湖縣37例;另19例為境外移入。
指揮中心呼籲,民眾應儘速完成疫苗接種,落實手部衛生及咳嗽禮節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並提醒體質敏感、有慢性病或發燒、呼吸道症狀的民眾,於人潮較密集區,仍建議戴口罩,共同維護國內社區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