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煙通路自救會呼籲正視新興菸品有效減害及替代傳統紙菸效果 加速納管電子煙
針對國民健康署公布109年18歲以上吸菸行為調查結果並發布新聞稿〈近3年調查 電子煙使用率約3倍成長〉,由合法電子煙販售通路業者所組成的自救會於7/6發布聲明稿回應如下:
一、 國健署新聞稿中強調「電子煙及加熱菸無助於戒菸,兩者的健康危害也不會低於其他菸品」,但所提出之菸害防制法修正草案內容卻只選擇合法納管加熱菸,不知標準為何?全球新興菸品市場中早已出現菸草及煙油並用之混和式電子煙,亦有不須使用電子儀器之口含菸包產品,政府難道都要選擇性合法或禁止嗎?
二、 國健署以自行調查結果證實,消費者使用電子煙或加熱菸的主因為「好奇、幫助戒菸、避免難聞氣味」,由此可知,面對民眾選擇減害新興菸品之需求卻唯獨禁止電子煙,只會讓年輕族群更加關注、引發興趣、「越禁越想抽」,且禁止電子煙形同阻止消費者尋求戒菸替代品,逼迫民眾抽紙菸!自救會已多次呼籲政府以合法納管代替禁止,建議主管機關盡速舉辦公聽會,與業者及消費者代表共同討論具體管理方式,不再讓低價劣質產品在市場流竄。
三、 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研究已證實,電子煙相關肺傷害案例主要原因為部分使用者違法添加維生素E醋酸酯(Vitamin E Acetate),國健署卻刻意隱瞞事實,不斷製造「凡電子煙必造成肺傷害」假新聞;且WHO已於今年5月發布最新研究,提出電子煙三項合法納管的政策建議:
1. 監管機構不應該允許可自行重覆填充煙油類型的開放式電子煙,並確保年輕人不會被其吸引。
2. 監管機構應該控管「尼古丁排放速率或流量」,而非尼古丁濃度或設備功率。
3. 電子煙的尼古丁排放量,不可以高於可燃紙菸。
台灣政府長期積極希望參加WHO,為何不立即配合相關指引立法,令人不解?若能將全球多國認定為減害產品的電子煙及加熱菸合法納管,才是減少焦油及二手菸暴露危害的正本清源之道。
四、 過去國健署主張開放電子煙具有門檻效應(gateway effect),將成為接觸傳統菸品的敲門磚,如今調查結果卻顯示電子煙使用率成長而吸菸率持平,直接打臉該論述,事實上所謂門檻效應並不存在,形同假新聞不攻自破,反而是電子煙已逐步替代紙菸,成為消費者減害選擇,政府更應該據此調查結果,加速進行電子煙相關電子裝置與煙油內容物管理。
自救會呼籲國健署,正視「新興菸品只會越禁越多」的事實,禁止電子煙不會讓非法添加物和低價劣質產品消失,合法納管才是保護消費者的正確方式,不管理就是怠惰卸責,請讓消費者能夠有減害選擇,切莫再逼民眾吸紙菸。
電子煙自救協會:https://www.facebook.com/vapetruthstw
※衛福部提醒您 吸菸能導致肺癌、心臟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