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協助產業掌握後疫情時代新局,工研院26日起至30日舉辦為期一週的「眺望2021產業發展趨勢研討會」,以「後疫轉型•數位突圍」為主軸,邀請產、官、學界重量級人士參與會議,指導單位經濟部技術處副處長林德生也特別到場勉勵法人,持續以創新科技產業化協助台灣產業轉型升級。首日探討臺灣如何「借疫使力」,創造2021年後疫「零接觸經濟」商機、「美中科技分流」創新方向、「生活型態劇變」,以及「數位轉型」與「數位商業」創新等議題。
工研院綜觀疫情後全球經貿情勢,預測2021年將帶給台灣嚴峻的挑戰,也是千載難逢的契機。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所長蘇孟宗指出,受到美中貿易紛爭影響及新冠肺炎影響,最近兩年已經有許多台商把海外工廠轉回到台灣或轉移到東南亞國家,對於台灣產業在資本、人才、數位科技的面向上,皆有重大的挑戰。然而危機也是契機,若台灣能是善用數位科技的創新應用,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打造擁有台灣多元文化的「強韌產業生態鏈(Resilient Industry Eco-chain」,就能成為與國際生態共創共榮的關鍵產業夥伴。
工研院產科國際所副所長鍾俊元以「後疫2021產業經濟新脈動」為主題,引用重要機構對全球經濟最新展望,預測肺炎疫情仍將在2021年持續影響經濟與生活;因在家辦公、線上會議成為新常態,企業員工更適應工作與生活的混搭,「網路安全」躍升為企業需重視的議題。在美中衝突的議題上,建議台灣可扮演積極角色,進一步深化臺美科技合作,或建立防火牆,左右逢源。在製造業發展上,因為受到疫情的影響,未來將朝向「客製化服務與體驗」、「適地化生產與供應」、「智慧化分析與決策」等三方向發展,同時建議產業應打造與國際接軌的強韌產業生態鏈,將是未來臺灣製造業脫胎換骨的關鍵。
研討會並針對近年來產業討論熱度最高的數位轉型浪潮進行探討,隨著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蔓延,消費型態及傳統商務模式也隨改變,預期疫後在「新常態」需求帶動下,將衍生數位創新的商機,因此本次研討會同時邀請Appier/iKala獨立董事簡立峰探討「後疫 2021 數位商業新主流」、以及臺灣松下電器/行競科技/愛比科技董事長洪裕鈞以「後疫 2021 生活型態新變潮」為題,分別針對後疫帶來哪些「生活型態劇變」,和未來可能開創的應用領域與商機,提出詳盡的解說及案例分享。
下午「數位轉型《I》趨勢與展望」的專題場次上,邀請中經院第二研究所所長陳信宏,從轉變中的全球價值鏈與數位轉型的角度,深度剖析在疫情及美中科技競爭、工業4.0等彼此相互影響,且臺灣製造業發展又與全球價值鏈密切相關下,進行數位轉型須通盤考慮之因素。隨後由工研院專家團隊分享韓國、日本、新加坡等鄰近國家在後疫時代強化產業數位競爭力策略,可做為未來政府政策之借鏡。
工研院「眺望~產業發展趨勢研討會」今年邁入第11年,為臺灣規模最大的產業趨勢研討會,今年在疫情下,以「開幕研討會」展開序曲,希望提供各界後疫產業經濟、生活型態、數位轉型、數位商業的綜觀,特別專題策劃數位轉型三部曲:「《I》趨勢與展望」、「《II》數位科技」、「《III》產業變革」,並展開「機械」、「半導體」、「電子零組件與顯示器」、「能源」、「通訊」、「全球重點市場商機」、「先進材料」、「石化」、「特化與綠色化學」、「智慧車輛」、「智慧城市」、「生醫」與「健康照護」等一系列的關鍵議題。